上星期沒有見到C牧,一直知道他是積極的和平主義者,擔心他在兩星期前的衝突中受傷。今日返教會看見他身穿牧師白袍,一臉倦容。今日只有一枝木結他以和弦伴奏詩歌,氣氛平靜祥和,讀經後,到C牧講道。他回應福音經文的一句:上主認識我們。
然後,他分享兩星期前的事情,原來衝突最激烈的那個晚上,他站在清真寺外,與示威者對峙,他聽到有人要火燒清真寺,便通告警方,並勸示威者不要襲擊無辜的人。他說那個晚上,他很害怕,但他感受到示威者的仇恨和恐懼。他同情被示威者針對的人,與此同時,更憐憫示威者。他說,即使外在環境很差,社會充滿仇恨,但上主仍然認識我們,知道我們的需要,所以他要以愛抵抗仇恨,關心那些因為暴動而被囚的示威人士。
怎麼說好呢?過去兩星期,我與大部份在英國的香港人一樣,最關心的是反移民示威會否波及香港人,昨天在街上碰到香港朋友,大家在咖啡店聊天,講到英國社會的情況,都止於「唔關我哋華人事」。然而,我覺得不論香港人是否被針對的族群,我們都不能置身事外,如果決定要植根在這個地方,便要深入了解不同人士的訴求,建立自己的觀點,並參與社群營造。
我非常同意牧者C今日的分享。我參與這間教會的崇拜只有一年,但據我觀察,教會投放了很多資源服侍難民和尋求政治庇護的人。然而,自疫情以後,英國生活成本上漲,本地社群亦跌進貧窮線,在有限的資源下,教會如何取捨服侍的對象?根據某些政治學者的分析,過去兩星期的反移民示威,大多集中在傳統工人階級的地區,那些地區曾經是工黨的票倉,現在卻不滿工黨的施政。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本地的基層社群會否將不滿發洩到特定群體?
這次動盪,不論左右,對英國社會都帶來很深的反思。難民政策、資源分配、警察的執法標準、選舉制度等等都成為熱門的討論話題。除了難民和尋求政庇護者之外,我認為教會必須投放更多資源,服侍本地的基層社群。
講道之後,教會安排了一位患有唐氏綜合症的男孩作舞蹈表演,配以In Good Hands的詩歌,男孩非常專注,肢體動作配合歌詞,我好像看到上主緊緊將他擁抱。很多會眾一邊欣賞、一邊拭淚。世界不完美,但上主認識我們,接受自己、擁抱他人,大家都需要好好療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