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參加由優質教育基金資助、香港大學教育學院研究的成果發佈會,學者分析過去幾年通識科高級補充程度試卷與課程理念的關係,從中汲取經濟,以助日後新高中通識科的試題設計。負責人邵礎基博士指出,現時香港教師最擔心的問題是:第一,如何設計題目;第二,如何評分;第三,如何將思考、教學及評估融合起來。
雖然課程發展處黃志堅認為世中的取向是資料為本(Data-based),而通識科則著重回應資料(Data-response),但根據邵博士的分析,我仍然覺得通識科與歷史科同樣要求學生運用資料(史料),而且邵博士也認為修讀歷史的學生在文章組織及表達能力方面亦有較佳的表現。這一發現,再次肯定歷史與文化科的取向,即從小訓練學生閱讀資料、分析資料及運用資料的能力,有助學生銜接新高中的通識課程。
邵博士根據Biggs和Collis在1982年的研究,指出教師可借助SOLO Taxonomy評估學生的能力(Identification,Argumentation,Using Evidence及Synthesis),我大約理解為審題、扣題、運用資料及論證的能力。其實,我們一直以來,便透過校內的閱卷員會議,為歷史與文化科的試題釐定不同的評分準則(Rubrics),雖然我們仍未如大學的研究員,達到爐火純青之境,但我們正朝著相同的方向發展。
香港大學的研究,亦介紹了Backwash Approach的課堂設計流計,即先考慮課堂的知識、技能反態度目標,再決定教學形式,教師並要反覆自問,那些教學形式能否讓教師評估學生的進度。說易行難,但教師應該如此而行。近獨《嚴浩電影講座》,他說怕辛苦的學生,千萬不要當導演,因為導演要考慮的事情太多,先要審劇本,再決定場面調度,最後才想鏡頭運動。其實,教學也同樣艱難,未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導演辛苦完了,還有記錄了的電影讓萬千觀眾喝采,但教育的藝術永不能重覆,每一個精彩的課堂都獨一無二,一堂過去,又要努力迎接下一堂。
很喜歡邵博士的話,他說通識教育最好不是一個學科,就算是學科,最好也不要考試,就算要考試,最好不要分級,只分合格與不合格算了。快人快言,一矢中的。香港在通識教育之中,選擇了最難最險的通道,我們只能走下去,在荒崖陡坡之間,走出自己的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