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30日 星期六

香椿

種了這麼多年,看到2016年的照片,才下定決心翻查香椿的故事,原來自己對它認識只及皮毛,真難為了香椿當了多年的迎賓樹,所有參觀農場的朋友,從公路走村徑到農田,第一眼看到的便是香椿,而我也必定請朋友留步,觀看香椿散開的枝葉,然後摘下香椿葉,請他們慢慢品嚐。每一片香椿葉都有種熟悉的味道,有些人覺得像蒜香,也有人吃出葱油味,有點鹹香卻不是食鹽的鹹。根據化學分類,香椿的味道是「鮮」,日文稱為Umami,由池田菊教授發現,這種味道大多存在於發酵食物和菇類食品,其中的化學元素為谷氨酸鈉,池田菊教授以化學方法合成這種味道,即後來的味精,而香椿芽得天獨厚,本身便是味道的鍊金術士,只需泥土陽光和雨水便能合成谷氨酸納,所以它絕對是天然味精的佼佼者。

香椿在香港不常見,一葉農莊的春椿苗來自台灣,幾經轉折才來到農田,香椿長得快,初移種的時候只有膝頭的高度,過了半年,已經及腰,後來帶春椿苗來的朋友說要掘起香椿再移別處,我見香椿已落地生根,於心不忍,便提議等香椿再長大些,我再以壓枝的方式把香椿苗送給他。然而,好景不常,在忙亂中我竟然在打草時錯手將香椿也打斷了,我非常自責,本來想好好保護落地生根的香椿,怎知卻錯手將它殺了。之後每次經過事發的地點,都非常懊悔。怎知奇蹟出現了,過了幾個月,我發現在事發現場的雜草叢中冒了幾片嫣紅的葉片,看上去似曾相識,難道春椿浴火重生?我小心翼翼將紅葉芽邊的雜草除去,再觀察一下,幾株香椿苗真冒了出來。難道是天意?我將幾株香椿苗掘起移到瓦盆中,細心培植,等到香椿苗大了,便把其中一株送回朋友,其餘的便再種到農田。另一次劫難,便是2018年早春結霜,香椿葉都給凍傷了,幸好香椿生命力頑強,捱了過去。之後的劫難,便是毒刺蛾來襲,大約2019年開始,入春之後毒刺蛾便在香椿樹大量繁殖,啃蝕葉片(真係識食),我無計可施,只能等毒刺蛾吃飽了香椿芽再生,才輪到我摘嫰葉吃。

有香椿,當然有臭椿。古人稱香者為椿,臭者為樗。我沒見過臭椿,據說兩者外形相近,只是味道不同。由於香椿生命力強,就好像一葉那株迎賓香椿樹,斬不死、蟲不害、凍不傷,所以成為長壽的代表。莊子在逍遙遊中便說「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以八千歲為秋」。簡單來說,在椿樹眼中,八千年才等於我輩凡人的一年。然而,樗樹(臭椿)一無是處,尋找棟樑的木匠連望也不望它一眼,後人便用來比喻那些碌碌無為的人是「樗櫟庸才」。不過,這樣的人生真的很悲哀嗎?在莊子眼中,有用的木材早就被砍光了,反而樗樹「其本臃腫不中繩墨,小枝曲拳不中規矩」卻能活到天年(自然死),那不就是「無用之用」嗎?很多人為了有用,活出了社會定義的人生,但追逐「有用」的過程,會否失去了「自己」?

回看2016年今日的照片,農田在中秋之後展現強盛的生命力,粟米嫰綠有待疏苗,洛神花綻放如紅寶石掛在葉叢中,香椿的紅葉滿樹頭。



2023年9月29日 星期五

英倫秋月

為了今天的晚會,籌備多時。

一切好像都有天意,九月初收到電話,我說中秋節想跟這裡的香港人見個面,在英倫的秋月之下。然後,我說想在月光下講香港的故事,自彈自唱,拋磚引玉,讓這裡的香港人都講下自己的故事。

掛斷電話,才識驚。在香港的時候,我只管提出意見,專心唱歌講故事,但在這裡,從文宣、場地佈置、流程、工具、禮物都要一手包辦,我做得到嗎?

立即聯絡香港朋友,問下他們如何在社交媒體寫文宣,突然記起Bristol的朋友常搞活動,打個電話,朋友二話不說,便傳來社交媒體的文宣例子。寫好文宣,便要諗流程,我希望中秋晚會能夠成為社群連結的契機,講故事和唱歌的部份只是引入,最重要是參加者互相認識,分享交流。於是,我將猜燈謎的環節變成中秋回憶分享的活動。最後是禮物部份,朋友喜歡做手作,來英之後一有空便做些花藝作品,我覺得黃色擴香港加上鮮花,能寓意明月之下我們仍能發揮「香」港人的精神,於是提議用故事換月亮擴香石。

花了兩星期準備,中秋正日是晚會日子,報名很踴躍,一星期左右便滿額。今日拿起結他,唱大帽山之歌和客家山歌,講稻米和西洋菜的故事,小朋友拿著我簡單製作的沙鎚伴奏,氣氛很熱鬧。到了猜燈謎環節,大家都寫上中秋回憶,其中一位Uncle,真的寫了個燈謎:楚霸王不是霸王,霸王自刎在烏江。猜兩個字。我們都摸不著頭腦,請Uncle開估,Uncle給提示,說是珠寶手飾,我們亂猜:黃金、珍珠。都不是。後來有人說:翡翠。Uncle點點頭,然後問:答啱咗,但點解?沒有人回答。原來楚霸王不是霸王,即是項羽的 「羽」字上面加個「非」,而項羽自刎在烏江,即是「羽」字下面加個「卒」(死了),兩個字加起來便是「翡翠」。

最後,大家挑選喜歡的擴香石,帶著月亮回家。此情此景,讓我想起當年在梧桐河畔邊說邊唱,本來不相識的大家,都成為同行的伙伴。希望將來有更多機會,建立同行的社群,在困難中互相扶持,等待黎明。



2023年9月28日 星期四

三地迎月

朝早返慈善店,只有我和經理Phil,兩個中佬話題不絕,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無所不談。例如:

我見有太陽,走到門口曬下,他見我和陽光玩遊戲,同我講:You are getting 528 Hertz from the Sun。我當然一頭霧水,還以為528 Hertz是當地的諺語,我問他是什麼意思,他便跟我解釋Tesla(不是電動車Tesla,是物發明家Nikola Tesla)的磁場理論。

我跟他說要到學校面試,他便跟我說英國東北最早的學校由Bernard Gilpin創辦,然後將學校的歷史話我知。

近排天氣陰晴不定,我學他說:The weather is getting nippy。他便跟我說:Ee by gum it is pissing。我完全唔明跟天氣有什麼關係,原來ee by gum是約克俚語,大意就是「天啊」,而落雨就好像小便,意思就是:天啊,尿從天降。

我講開英文Hassle的用法,大意是麻煩、混亂,他便想起有個明星,名字叫David Hasslehoff,但因為他的姓氏中有Hassle這個字,所以每次訪談,都講笑咁話:叫我Hoff好了,唔想有Hassle。

有位女士,入來問我們有沒有Flat Cap,我唔知什麼是Flat Cap,佢就解釋畀我聽是東北人常戴的平頭帽,於是我問他是否Peaky Blinders那些,他便說:Exactly。他以前也常戴Flat Cap。然後我告訴他,在香港我們叫這種帽做賊仔帽,他聽完之後哈哈大笑,話可能電影中的賊仔經常戴這種帽。

講完帽,佢又同我講眼鐘,話佢最鍾意Horn-rimmed spectacles(佢當時係用日文的Megane同我講的),原因係佢最鐘意的默片男星Harold Lloyd經常戴著這種眼鏡,他去加州旅行的時候,還競投了Harold Lloyd的服飾和木椅回英國。

還有其他學到的事情,不能盡錄,例如:

我跟他打招呼,問他Are you alright?一般回應,大多是Good, and you?但有一次他突然說Dandy and Fop,我查問之下,才知Dandy and Fobbish係形容精神奕奕的紳士,所以他說Dandy and fop/ foppish,就是can't be better的意思。

有一次唔記得邊個做漏嘢,他又說:You can't cry over spilled milk,即係話過去就過去,還是繼續將來。

面對不同的顧客,有些都挑剔,他便說:Well, it takes all sorts to make the world。一樣米養百樣人,是旦啦。

再見了,他唔單止同人say bye,而係會講Cheer.io,原來係一種好開心講再見的方式。

這星期開始,我會主動跟顧客small talk,天南地北東拉西址。今日開始學用收銀機,Phil和大家姐都讚我店面擺設做得好、個人好pleasant,學嘢好快上手。差唔多五十歲仲畀人當細路仔咁讚,開心之餘又有少少尷尬。

想到九年前的今日,我和兒子在中環等候奇蹟出現,晚上更到電台錄音,第一次透過大氣電波唱青年農夫之歌,結果是,淚水淹沒中環和灣仔。想不到九年後的今天,我和兩個兒子分隔三地,小兒子的時區跑得最快,我緊隨其後,慢了七小時,之後才到大兒子,比我又慢了五小時。即是說,明天中秋,一個月亮要跑足一天,才能光照我們仨仔爺。

但願人長久





2023年9月27日 星期三

監考

今朝本來要做保育義工,兩日前突然收到通知要面試,那份申請什麼時候寄出去的,我都忘記了,不想再處理那種患得患失的情緒,這幾星期以來都沒再寄求職電郵。不過,既來之,則安之,面試就面試吧。

未來英國之前,從來沒想過監考也是一份工作,大約十多年前,我還是中學教師,當時的校長提議聘請中五和中七畢業生返校當期終考試的監考員,讓老師有時間為下學年的規劃開會、專心改卷,加上一個學年的辛勞,應該要趁學期末休息一下。校長的建議雖為老師著想,但對很多人來說,卻是破天荒的。學校花錢聘請畢業生監考,會否減少了給學生的財政資助?畢業生能否確保考試的公平公正?在眾聲喧囂之中,校長建議先試一試,教師輪流到禮堂當值,指示畢業生監考員的工作。結果是,考試非常順利流暢,教師皆大歡喜、改卷很有效率,畢業生對學校的歸屬感大大提昇,一舉三得,再沒有人質疑成效。

來到英國,才知道校長走得很前,一開始找教育工作,看到Exam invigilator,也有點難以置信,後來了解多了,才知道英國非常重考試的公平公正,學校要另聘監考員,確保教師沒有參與評核過程。監考員要受訓,是一種專業。今日面試,我便被問到很多情境題:例如某學生要去廁所,你如何處理?某學生在考試場地高談闊論,你又會點做?某個本來很受歡迎的學生突然沉默寡言,你如何反應?幸好有慈善店的義工經驗,之前都提過,我做義工的慈善店要求很嚴格,先導課程要花至少三小時才能完成,還有網上測驗,當中講解很多safeguarding和inclusion的政策和做法,近日更要我讀一個關於創傷的網上課程,那正好幫助我回答面試的情境題。

其實我也沒有什麼信心,只不過盡人事而矣,如果這次都失敗的話,我真的要抖一抖,雖然我的心不是玻璃造的,但即使硬如鋼鐵,每一次打擊都會要硬食,用打機做比喻,HP值始終有耗損,做義工和返教會是我其中一個回血的方法。有些人說,見工這件事很玄妙,你覺得自己表現好,但結果落空;有時覺得自己表現平平,卻受青睞。因為得兩日時間準備,我覺得自己今次的表現不及之前的面試,患得患失的心情又再出現,怎知傳來恩師的電郵,問我是否報了一份監考員的工作,因為他收到學校的諮詢請求。再過不久,學校便傳電郵給我,告訴我受聘的通知。

有點如釋重負,千辛萬苦後,終於得到一張入場券,但這幾個月的經歷,讓我更關心來到英國的香港年青人。我自問經驗不少且學歷不低,但搵工之路如老鼠拉龜,心情跌宕,經驗淺的香港年輕人面對的困難可想而知。去年十二月便有一名香港女生因失業和經濟壓力輕生,希望我的經驗能夠幫助更多的同路人。



2023年9月26日 星期二

四角豆又叫楊桃豆

從盛夏到中秋,四角豆從不缺席。之前都提過,到了初夏,四角豆便會在田裡冒出嫰芽,伴隨四角豆芽而來的,很多時候是薇甘菊,由於兩者都是緣攀植物,兩者在幼苗時期長得都有點相似,要細心觀察,才看到四角豆的小形卵葉和薇甘菊的心形葉的分別,不過,有時薇甘菊的葉片未現心形,所要最大的分別,就是四角豆的三出複葉,學生要用心觀察幼苗葉枝上是否長了三片小葉,才能決定那是否四角豆苗,如果未能在移苗前除清薇甘菊的話,四角豆的生長便會受到薇甘菊的影響。薇甘菊擁有「植物殺手」和「綠色癌症」的綽號,絕非浪得虛名。據說,薇甘菊的生長速度是「一分鐘蔓延一英里」,所以又叫Mile-a-minute weed,四角豆的生命力已經很頑強,但在薇甘菊面前,也只能俯首稱臣。即使四角豆比薇甘菊佔了先機,但稍不留神,薇甘菊很快很超越四角豆的生長,糾纏於竹棚和四角豆的莖葉之間。

2018年,我和學生參加了日本越後妻有的大地藝術祭,7月中出發,8月中返港,回到農田,看到薇甘菊把四角豆緊緊纏住,四角豆有如嬌弱的女子被壯漢綑綁,豆莢有氣無力地掛在竹棚上,旁邊卻是薇甘菊的點點白花,似在嘲弄四角豆的無力。看到此情此景,我和學生便來個英雄救美,試圖在四角豆的枝莖間解下薇甘菊,然而薇甘菊難纏,如巨蠎緊纏獵物,我們嘗試一分一節地剪下薇甘菊,但拉扯之間,四角豆的枝莖也難倖免,花了一個早上,仍不能解救四角豆,苦無對策之下,長痛不如短痛,以快刀斬亂麻的方式,將四角豆和薇甘菊都一併除去,來個浴火重生。

自此以後,我們對四角豆愛護有加,五月開始,每星期巡查四角豆棚,一看到薇甘菊便立即移除,防微杜漸。四角豆也投桃報李,過了端午,便長出淺藍到紫色小花,花如粉紫蝴蝶棲息於卵形葉之間,有時又像半片紫唇掛在竹棚上,煞是好看,有些當廚師的朋友,不吃四角豆,便採其紫花涼拌沙律,淡淡清甜。若不採花,再過一星期左右,唇形化枯萎,莢果便在紫花萼長出來,豆莢呈四角,所以又叫四角豆,豆翼有皺褶,長得很快,到了如手指般長短的時候便要採收,若採收不及時,四角豆越長越大,四個角隆隆凸起,硬如羊角,看上去就好像一顆顆楊桃,有些學生初到田裡,會好奇為什麼楊桃會長在竹棚上,我笑一笑,請他們把楊桃採下,看看裡面是什麼樣子,學生摘下來剝開,看到的是一粒一粒的豆,覺得新奇,問我是什麼,我說叫楊桃豆好了。

四角豆營養價值豐富,樣子也可愛,吃起來爽甜可口,但並不是人人愛吃,學生試過四角豆的味道,覺得草青味太重,而且四角豆不耐放,早上採收的時候還是青色嫰綠,拿回家後四個角都變了啡色,而且他們的爸爸媽媽沒有見過四角豆,也不知怎樣處理。我便跟他們說,回家告訴父母,把四豆角以小段橫切,好像一顆一顆小星星,然後放鑊爆炒,熱油遇小星星,一顆一顆便會亮晶晶了。

四角豆採收期長,而且一身都是寶。過了中秋,天氣漸涼,四角豆便要讓出田畦給葉菜,我和學生把四角豆的枝葉作堆肥材料,然後以淺耕方式翻土,翻土的時候,四角豆的根會給翻出來,豆科作物多根瘤以固氮,根系發達,我聽說有些原住民會吃四角豆根,於是便拿回家蒸熟來吃,想不到味道有點似番薯,真的是可遇不可求。重看2016年的今天所拍的照片,我大概很感激四角豆給我的鼓勵,所以我用四角豆砌了一葉農莊的「葉」字,以此留念。



2023年9月25日 星期一

那年盛夏,一葉綻放如花

一邊聽著方皓玟的《你好嗎?》,一邊看著四年前的照片。那年盛夏,一葉綻放如花。別去一年,你好嗎?我努力捕捉拍下這張照片的感覺。我為何拍下這張照片呢?當時的一葉有什麼吸引著我,令我拍下這張照片?

那是四年前的今天拍的照片,照片看上去很雜亂,但在我眼中,農田亂中有序,雖然都是綠色,但綠得分明、有層次,深綠、淺綠、青綠、紫紅,彼此交纏。林村公路兩旁的白千層挺立,高高揚起枝椏,它們長得高、但根太淺,盛夏的颱風常把它們吹倒橫卧馬路,能夠與它們比高的,只有那株特立的假檳榔,樹冠如箭,蓄勢待發,長得雖高,但能屈能伸,颱風吹過來,它便彎一彎身繞過去,不似白千層的笨拙,只懂迎風對抗。當假檳榔和白千層在比高的時候,路旁的朴樹和血桐卻在比寬,所謂大樹好乘涼,朴樹和血桐很安份,總在樹冠展得夠寬才會稍微的長高,它們的樹冠如海納百川,飛鳥常在它們茂密的葉叢中找到藏身之處。

再往一葉的方向走,是李家種的杧果樹和黃花風鈴木,初春見黃花,盛夏結杧果,看到李家的樹便知季節。經過李家家門,便到了馮家花園,馮家人去樓空,花園中孤伶伶有一株荔枝樹,但從不結果,那株荔枝獨守空幃,面容枯槁,我每次經過都替它感到難過。再往前走,有另一株龍眼,龍眼比荔枝強倔,常把樹枝伸出鐵網之外。不過,龍眼看來也是外強中乾的,樹葉發黃,很少結果,雖然如此,我每次經過都會謙卑地彎身而過,像對它敬禮,或拍一拍它伸出的樹枝,叫一聲加油。

終於走到農莊了,左手邊是竹棚,竹棚掛著刀豆和蝶豆花。蝶豆花也太癡纏了吧,竹棚似快要倒下,另一邊的刀豆也不示弱,厚實的刀豆豆筴掛在竹棚之下,可能就是刀豆和蝶豆花互不相讓,反令竹棚有了平衡,沒有倒向一邊。終於走到拍照的位置了,眼前是盛放的紫蘇,紫中帶紅,紫蘇之下雜草之間,長著到手香,植物之間爭妍鬥麗很平常,但紫蘇和到手香比的卻是香氣,紫蘇的香較清,到手香的氣味較濃,但我兩者都喜歡,只要加上檸檬,紫蘇和到手香都恰到好處。紫蘇之後是四角豆,四角豆最懂性,基本上不用打理,過了季節,自己會把種子藏到泥土裡,每年四至五月,便自動在田畦裡冒出嫰芽,我只需給它們足夠的空間,紮個竹棚,它們便天天努力向上,按時候結豆子。照片最可愛的,其實是右邊那枝橫伸出來的桑樹枝,9月不是結桑椹的季節,再過一陣,我便要替它修枝,讓它儲存足夠的能量過冬。

田裡看似很雜亂,但我認得一花一木,即使那些不起眼的雜草如鬼針草和狗牙根,我都記得。本來模糊的記憶又變得清晰,拍這張照片的時候,我從台回灣回香港不久,那一年中秋,我在高雄,跟台灣的朋友高唱海闊天空,之後再到台北跟其他朋友見面,談香港的近況,台灣的月圓之夜,唯有我斯人獨憔悴。回到農莊,像重遇老朋友,盛夏之際熱血奔流,我們都綻放如花,雖然四年過去,我沒有忘記。







2023年9月24日 星期日

約拿

今日經課的舊約引題,是約拿書3章10至4章11節,內容提到約拿很不喜歡尼尼微,很希望上帝降災到那城,但尼尼微的人聽到先知的訓誨,離開惡道,終得上帝的憐憫,上帝也不再降災與他們。最精彩的部份,是約拿不服上帝的決定,向上帝發脾氣,那種發脾氣的方式,好像小孩的哭鬧,向父母說:你咁唔公平,打死我算啦,當冇生過我啦。約拿的個性其實很有童趣,他真的向上帝求死,說:「現在求你取我的命吧!」表面上,這句話反映約拿的反叛,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他很清楚上帝的心腸,他並不是真的求死,只是發晦氣吧了,而且他都幾有信心,上帝不會真的要他死。

最搞笑的是,他跑到山上(如果不是高地,他又怎能看尼尼微城被懲罰),搭一座棚,還覺得上帝會站在他那邊。如果祢是公義的,沒有理由放過尼尼微城的人啊。他大概這樣想。嗱,在我和尼尼微人中間,祢會救哪一個?約拿給上帝的難題,就好像問上帝:阿媽同老婆一齊跌落海,你救邊個先?就在約拿坐在棚裡等公義彰顯、上帝降災到尼尼微的時候,棚的旁邊長了一株蓖麻,蓖麻越長越高,蓋過了約拿的頭,替他遮風擋陽光。約拿心想,上帝還是選擇了我,這次以性命威脅上帝,我贏了,尼尼微人都去死吧。那個晚上,約拿大概以勝利者的姿態入睡,夢中還有上帝的呵護。怎知到了第二天,蓖麻上出現了一條蟲(不知是否秋行軍蟲?或者是Lambton worm?),竟然把蓖麻蛀蝕了,太陽把約拿曬得半死,這一次,約拿重施故技,再跟上帝賭氣:好吧,你弄死我算了。那時候,約拿還是抱著那種不是尼尼微人死就是我亡的心態。上帝苦口婆心向說:你都愛惜不是你所種的蓖麻啦,更何況尼尼微城裡有千千萬萬的人和牲口?

約拿太被寵愛,不知不覺中扮演了上帝的角色,成為公義判官,甚至以生命脅迫上帝執行約拿認為的公義,雖然如此,上帝展現的卻是無比溫柔,循循善誘,借一株蓖麻讓約拿反思生命的貴重。約拿最後想什麼,我不得而知,或者他對尼尼微人仍恨之入骨,但上帝不斷以愛化解約拿的恨意。

約拿的書舊約引題,呼應著今日福音經文。耶穌講天國好像葡萄園主人雇人到園裡做工,不論工時長短,葡萄園主人都給工人一樣的工錢,於是最先工作的人便抱怨:好唔公平囉,我哋日頭猛做、日曬雨淋,同佢哋只係做一個鐘,竟然同一個人工?葡萄園主人回答:因為我作好人,你就紅了眼嗎?(馬太福音20章15節)。其實,當先到的工人與葡萄園主人討價還價的那刻開始,工人便扮演了主人的角色,所謂的公平,是金錢上多勞多得的計算,但這樣的計算不容於天國,因為有了多勞多得的計算,人與人之間便有了競爭、劃分了高低和階級。而且,多勞多得的金錢回報有可能取代在葡萄園工作的內在價值,例如摘葡萄的愉悅、葡萄樹下乘涼的快慰、在葡萄園中與主人閒談的快樂等等。這個天國比喻並不是說金錢回報不重要,耶穌都說明了主人按約定給先來的工人一錢銀子,主人沒有虧欠誰,只不過主人的慈悲心並不以工人的勞動多少而改變。所謂的不公感覺,更多是來自於妒忌和比較,有時候也是出於爭寵。

讀到這裡,我又想到現代世界對農夫很不公平,耕田很辛苦,賺到的錢也很少,如果全世界的農夫都罷工,受害的只有那些四肢不勤、五穀不分的都市人,但農夫仍然默默耕耘,就如台灣那套《無米樂》呈現的,他們在種田的過程中享受了金錢不能給予的樂趣和意義,他們就像那些沒有埋怨而先來的工人,我不想太浪漫化種田這回事,無論農夫如何能享受無米之樂也好,我們都應將他們應得的工價回饋給他們,而不是把他們僅有的都套去,送給那些在廣場閒站的人。


後話:在超市見到社區小店及慈善義賣,一方面覺得是社群共生的力量,另一方面又覺得矛盾,如果沒有巨無霸超市,社區能否養活更多小攤販?



2023年9月23日 星期六

異鄉的秋分

秋分有如一次短聚,不論在英國或香港,晝夜平分秋色,沒有哪裡的白天更令人羨慕。英國的盛夏,到了晚上十時天空還是一片灰藍,太陽好像不肯下山似的, 香港的夏天雖然都是日長夜短,但到了八點天已黑齊。兩個地方的太陽好像在比拼誰更晚下山,從夏至到秋分,香港的太陽一點一點追上來,追到了秋分,終於可以和英國的太陽打個平手,秋分之後,英國的太陽便好跑得太累的野兔,晚出早歸,日照越來越短,好像要把時間還給漫漫長夜。秋分之後,唯有寄望皎皎明月常伴。

2012年盛夏,我撒下了學社第一列粟米種,那時候才接手不久,我們按老師的指示,從田頭到田尾拉一條繩,開出一道又一道的田畦。然而,新手落田,難免有錯,不知何解,即使拉了繩,但鋤著鋤著田畦便變彎了,要補救已經太遲,那段經歷已寫在當年的網誌(生命之網: 白露 (sense-history.blogspot.com))。開了田便下粟米種,經過兩星期後,粟米在秋分(9月22日)那天已冒出了嫰芽,現在回看當年的照片,很驚訝地發現學社的泥土是如何不濟,田畦經翻土後明顯出現板結的情況,田面結實如烤過頭的麵包皮,泥土的有機物不足,顏色如泥頭,泥土中亦太多碎石,難怪粟米芽的面色這麼難看,瘦弱蠟黃。除此之外,播種之後我沒有在田上鋪上乾草作覆蓋物,即使是初秋,太陽仍然猛烈,淋水太多加上陽光曝曬,泥土更加貧瘠。回看十一年前的農田,可說是慘不忍睹,但沒有犯過錯,又怎會有進步?不經不覺十一年過去,我在開田、落種、分株、落肥和澆水都很有經驗,林村的街坊甚至戲稱我做粟米之王,說我的粟米在附近的農田中是最靚的。成長總在不知不覺中,行動、反思、檢討、再行動就是成長的軌跡,熟手之後也不要忘記曾經的稚嫰,重看當年照片,給自己多一點力量。

現在的我,好像當年一樣懵懂,很努力想做些什麼,但如老鼠拉龜,無埞埋手。星期六、日揮汗水由朝到晚開了幾列田,還沒有自豪了幾天,便被種田老師責我得一股儍勁,沒好好養田開田,之後要學習的除了是種田的技巧,更多是克己忍耐,凡事不要性急,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有時。上主給我的擔子,我雖在其中勞苦,但仍會按其時成為美好。就像照片中左上角那一堆不顯眼的堆肥,我們把豆渣、木糠、廚餘和乾草都放在一角,任其發酵,每星期翻動,假以時間,堆肥又成好土。因為有當年的一股儍勁,才保留了梧桐河畔的一片農田,泥土亦由當年多石板結的沙土,變成今日灰黑柔軟的壤土,給被迫離開家園的粉嶺農民一小片栽種的地方。

現在室外的氣溫已跌到9度,中秋將至,相反香港的處暑快將告終,美好的秋冬將臨。記住一切美好的,面對每次困難。很多困難在一年後重看,可能變得微不足道,正因如此,我們才要好好記住每道難關,因為祝福常隨著難關而來。

後話:今天跟老師聊電話,林村農友傳來紫蘇的照片,下午參加香港人聚會,黃昏吃馬來西亞叻沙,回程看夕陽西下,恩典常在生活的幽微之處。



2023年9月22日 星期五

入秋

活在英國、回想香港,重看當年今日的照片,不知時空上的距離會否讓我看得更透徹。以前是在海中泅泳,難免驚恐於浪濤的多變,如今坐在岸邊,看到當年在汪洋中的我,或許更能觀察潮汐的變化,帶來更多洞察。

三年前(香港時間2019年9月21日)的星期六,氣溫仍徘徊於26-33度,拍照的時候,我大概滿身大汗了吧,我看著學生在水田附近除草和翻土。對我來說,9月是農忙季節,經過多風多雨的7月和8月,覆蓋田畦的防水膠布還沒完全打開。為何我會於盛夏時間以膠布覆蓋農田呢?原因有三個:第一,盛夏多風雨,農務很多時事倍功半,一場颱風令前功盡廢,既然我不以農產為主要收入來源,善用時間和氣力,於盛夏期間多做些教育工作賺取收入補貼農田支出,也是從主要系統抽取養份支持農田系統的方法;第二,暑假期間沒有學生落田,我要付出更多的體力維持整個農田系統,在check scale and capacity的思考下,按自身體力減少耕作面積,令勞動可以持續,況且沒有學生落田,收成太多也難以消化,減少耕作面積是平衡考慮。第三,土壤需要休息,盛夏的風雨容易令水土流失,覆蓋農田反而有利有機物累積。經過一個多月,可見防水膠水阻止雜草在田畦上生長,一個多月以後,廚餘在田畦中分解成有機物,學生只需淺耕田畦,便成為理想的苗床。

田邊長滿雜草,其實也不是壞事,防水膠布沒有覆蓋的田畦,長滿了蟛蜞菊,節節生根,有助護土,過去多年,即使山竹和天鴿呼嘯而過,農田淹水,但雜草保住了土壤,颱風一過,積水消退,農田很快便能重生。田邊的竹蔗,種於2017年,作防風之用。竹蔗是林村本地農夫送贈,味清甜,用水浸住節位,一個月左右生根,之後移植,長得很快。然而,長種之後引來螞蟻,從根開始蛀食,先是基部變紅,然後整株截斷,颱風過後,竹蔗東歪西倒,我要花時間維護,將倒下的竹蔗的葉削去,以葉鋪田,再用蔗頭的部份浸水,等生根之後再種。然而,經過幾年的嘗試,覺得竹蔗不單未能擋風,還影響附近田畦,竹蔗的影子阻擋陽光,影響附近農作物成長,而竹蔗倒下時亦壓毀其他農作物,所以我最後都把所有竹蔗移除。

田的盡處有些蕉樹,蕉樹來自三個地方:馬寶寶社區農場、林村街坊、旁邊譚生譚太的田。第一批移種的來自馬寶寶社區農場,2016年恆基地產收回馬寶寶社區農場的田,田裡的作物全要清走,我和朋友便到農田把幾株蕉樹拯救到一葉。後來朋友說,那些馬寶寶農田的蕉樹來自菲律賓,是另一位農夫在菲律賓山頭考察時帶回來的,是一種山蕉,那些山蕉生得很高,蕉葉挺拔,但種在田裡,受不住大風,每一次開花結蕉的時候頭重腳輕,很容易便被風吹倒。第二批蕉來自隔離田譚生譚太,有一次他們請我和學生過去幫忙處理挖蕉芽的事,之後他送我們蕉芽作回禮,譚生譚太種的芭蕉很甜,他們也有種香蕉。最後一批來自林村街坊李生李太,他們的蕉多產,我有次見他們拿著很多蕉回家,便多口問句能否送些蕉芽給我,不到幾個小時,李生便捧著蕉芽到田裡給我移種。李生送的大蕉大概是本地品種,味道酸甜,粗生多產,每次收成都有十多二十梳。收成後再分株,由本來的三株到後來二十多株,真的是開枝散葉。

2019年9月,暑假後再見到學生,我很觸動,不只是農務,而是有種劫後重逢的感觸。今天回看這張照片,我仍記得他們流汗的面容和收成的喜悅,一起落田,夫復何求?你們還好嗎?



2023年9月21日 星期四

同路

早上起床,手腳有點酸痛,大概是昨天搬草的後遺症,肌肉勞動乳酸積聚,是很實在的生活感,不需要刻意鍛鍊,要生存便要運動,「搵」和「食」本是一體,為了吃便要四出尋索食物,只不過人類不需如食草動物,醒著便要吃,吃到飽便去睡。人類在吃和睡之間,應該有很多時間聯誼和思考,文化由此誕生。昨天一邊搬草,一邊與其他義工閒聊。一位女士來自南非,她本來生於英國,但小時候便跟隨父母到南非生活,見慣大草原,後來兒女選擇回到英國生活,她便隨兒子返回故鄉,但她念念不忘的,仍然是南非的自然,於是她來到保育中心當義工,希望重拾與大自然的聯繫。另一位女士來自Milton Keynes,在倫敦附近,她渴望逃離大都市的生活,所以搬到東北部。另一位男士,是本地人,一直從事保育工作,曾到蘇格蘭工作,喜歡採集野果,亦會錄製鯨豚聲音,辨識海洋生態。他說,只想留在東北。保育員Chloe生於Brighton,差不多是全英國最南端的地方,但她為了自然保育,跑來到東北。

聽過大家的故事,隱約覺得來到東北或許不是偶然,冥冥中自有主宰。Chloe問我,為何來到這裡?我想一想,為免長篇大論,只說一句:coincidence。我常常覺得,人生不是由計劃開始的,近日看Viu TV的《那年盛夏我們綻放如花》,每集開始周sir都會跟學生談生涯規劃,問學生將來想做什麼,學生會答自己喜歡什麼,但當喜歡的事情變成了工作,感覺就像吃自助餐但只准吃最喜歡的食物一樣。有很多愛吃生蠔的人喜歡吃自助餐,生蠔昂貴,多吃十隻八隻便回本了,一開始的時候,海水微鹹加上酸酸的檸檬汁的確能滿足肚腹之欲,但十隻、二十隻過後,滿足感遞減,若果不能選其他的食物,只能繼續吃生蠔,隨時會反胃。因此,要繼續做喜歡的事,甚至成為匠人,必須超越「工作」,即是說,不論能否換取收入,仍然專注於喜歡的事情,用心去做,透過技藝提昇生命境界,亦將生命灌注到工作之中,工作必定會有回報,但回報並不一定以金錢的方式呈現,最直接的便是自我實現的滿足感,技藝和作品的內在價值亦非金錢所能衡量,此外,鄰里朋友之間的物質和技藝交換,亦能維繫社群關係。

所以,當我們提及計劃的時候,如果將興趣等同工作再計算收入與安全感的關係,人生便會本末倒置,只以現存的體系計算我們之後要走的路,但這樣的話,我們便只能活在指派的位置之中。所謂Permaculture practitioner,不單指以有機健康或自然永續的方式從事農業生產,而是匯聚更多個體和小型組織的在地實踐,突破現代社會的困境,帶來工業和能源體系的困囿。沒有一連串的相遇,今日的我不會在英倫東北,如果冥冥中有安排的話,我希望遇到更多同路人,擴闊視野、想像更多的可能,將來若有機會,便帶著這些的經驗回到故鄉。





2023年9月20日 星期三

搬草

昨晚已把以前落田穿的農夫裝準備好,把跟我多年的防水闊邊帽和黑色防水保暖外套從衣櫃找出來,那雙台灣製的黑色水鞋,我留在田裡給學生用,本來打算買新水鞋,怎料昨天做義工的時候談起做自然保育的工作,需要買水鞋,而慈善店又剛好有一對42號的綠色水鞋,看到水鞋,我立即想起十多年前在石湖墟買的第一雙水鞋,同樣是綠色,在學社落田時一直伴著我,我沒有多想、也不介意二手,用5鎊買了。今天可謂整裝待發,享受落田之樂 。

今天只是保育義工的Trial day,所以給我們的任務也很簡單,就是將一堆堆割下的雜草,從草地(meadow)移到灌木林(woodland)。帶領我們工作的,是名叫Chloe的少女,她到貨櫃取出雞公車(Wheelbarrow)和鏟叉(Pitchfork),我們二人一組,來回於草地和樹叢之間。灌木茂密,阻擋了陽光,雜草難以生長,將草堆放到灌木叢,是要製造野生動物的棲息地,以及維持土壤健康。拿起雞公車,我有種與學社和一葉重新連繫的喜悅,十多年前我同樣推著雞公車,將雜草、木糠和豆渣推到田裡造堆肥,我們用雞公車運送磚頭,從閘口到貨櫃,鋪出一條紅磚路。望著雞公車裡的雜草,我又想起和學生一起從社山搬草到農田,然後在田列上鋪上乾草做覆蓋物。搬草,已成了我和學生的共同回憶。

來英國差不多一年了,東北偏涼,印象中都沒有試過汗流浹背,出門的時間更是下著毛毛雨,偶有疾風,還擔心自己能否捱得住。怎知搬著搬著,便除下了頸巾,半個鐘後,連黑色外套也除了。汗水濕透內衣,我重拾那種落田的感覺。我享受每一個片刻,安靜、呼吸,雨點如絲從天降下,陽光照出銀珠,驟雨後的太陽穿過灌木叢印上光影痕跡,我想起一葉那株朴樹,每次我疲倦的時候,總會躲在蔭下乘涼。腰和肩的肌肉漸漸甦醒,那是身體和自然重新連合的歡愉,我觀察灌木叢的變化,雜草堆中鑽出了昆蟲,有些是我以前在農田常見的初級分解者。喂,好耐冇見啦。

我帶上了林村農友送的紫蘇,泡了一壺熱茶。秋分將至,勞動之外,也要養生,為過冬做好準備。本來預計一天才能完成的工作,一個早上便完成了。Chloe感謝我們的幫忙,她說沒有我們的話,她可能要做足一星期。我明白那種感受,疫情時期,患難見真情,沒有朋友的幫忙,我沒可能自己一個人打理一葉農莊。表面看來,搬草是三個小時不斷重覆的工作,但只要我張開雙眼和耳朵,萬事萬物都在互動,快樂很簡單,就在不遠處。

2023年9月19日 星期二

屠蟲記

每次做義工,都有開心大發現。和Phil閒聊期間,談東北口音,他便告訴我一個東北傳說,故事發生在華盛頓鎮(不是美國那個華盛頓州,而是東北的華盛頓小鎮),相傳鎮裡有一口井,在14世紀的時候曾經出現一條巨蟲,名叫Lambton worm(姑且譯為林布頓巨蟲吧),為害英國村莊,至今在附近有個山丘,亦以巨蟲命名,稱為worm hill(蟲山)。巨蟲為何稱為林布頓呢?它從何而來的呢?Phil慢慢道來。

原來巨蟲的出現,跟這裡一個顯赫的Durham家族有關。在14世紀時期,東北的Lambton家族出了一個離經叛道的小孩,名字叫John,細細個已經好唔聽話,星期日竟然不上教堂,走到River Wear(威爾河)釣魚。威爾河全長96公里,貫穿Durham郡,從西向東一路流入北海。當時已經有人警告John,若不上教堂會有惡事發生。John一於少理,我行我素,優遊自在釣魚去。就在崇拜結束的時候,John感到魚杆激烈震動,大叫:fish on, fish on。他用力一拉,竟拉出一條只有手指公大的蟲,蟲子相貌奇醜,每邊面頰都有九個氣孔。John以為自己野生捕獲了妖魔,也沒多想,便將醜陋小蟲丟進井裡(Phil說那個井就在Washington)。

小John日漸長大,不再反叛,甚至參加十字軍,就在遠征的時候,小蟲日漸長大,成為巨蟲,襲擊牲口,吞食綿羊,捲走小孩,盤踞於山野之間,巨蟲一路向Lambton莊園進發,村民嘗試抵擋,但面對巨蟲,有如螳臂擋車,村民把巨蟲斬斷,巨蟲又再連接起來,英倫東北頓成煉獄。七年過去,John回到家鄉,才知道自己闖了禍,當年遺棄的小蟲已經變成遺禍蒼生的惡蟲。他四出尋找屠蟲的方法,終於遇到一個女巫,女巫教他要把矛頭裝在甲冑之上,還要在威爾河與巨蟲對決。不過,她警告John,殺死巨蟲後,要將第一樣見到的生物殺死,否則家族九代人都會遭難。

John跟父親約定好,叫父親聽到勝利的號角聲後,便放出獵犬,好讓他殺死獵犬,以免詛咒臨到Lambton家。到了決戰之日,John單人匹馬挑戰巨蟲,巨蟲張口便咬,John閃避而過,巨蟲一個翻身,想纏住John,巨蟲中了John的圈套,一纏之下,甲冑上的矛頭便將蟲身截開,John不等巨蟲連合,便將巨蟲的碎塊掉進威爾河,滔滔河水,將巨蟲的殘塊沖散,再沒連合的機會,巨蟲葬身北海。

John大喜,吹響號角,父親聽到號角之聲,太過高興,竟忘記放出獵犬,逕自走向John跟他擁抱,John見到父親,只有無奈,唯有接受詛咒,聽說,Lambton家族的三代後人都死於非命。這個故事,在東北家傳戶曉,甚至改編成兒歌,用東北方言唱頌,大家有興趣可以聽下,都幾得意。

不過,我聽這個故事的時候,覺得這則傳說,不單止是要警告小朋友一定要返教會。心理學家榮格說,所有童話都是人類共同潛意識的倒影,所以,我嘗試從大人童話心理學的角度理解故事的意義:

1. John在River Wear把蟲釣上來,河中的蟲在水井裡變成了巨蟲,這令我想起河水和井水的分別。河流充滿競爭,生物互相制衡,但到了水井,沒有天敵,成為獨大,便能化身妖怪/惡魔。另一方面,河流入海,是一個原生與自由的地方,但被丟進水井,就如失去自由,每日坐井觀天,變成巨蟲後便反噬將他囚禁的人類。

2. John與蟲,其實是一體的兩面,或者可以說是超我與本我的互換,John的成長軌跡與蟲的變化是相向的,John變得越來越馴服,但小蟲卻變得猙獰,巨蟲會否是John壓抑的本我?表面上屠蟲,是否象徵他要超越心底裡難以馴化的惡魔?

3. 屠蟲後要殺死第一眼看到的生物是相當諷刺的,在父親與後人之間,John要作出抉擇。雖然他害怕詛咒,但父親是眼前活生生的人,家族後人只是個概念,這是一個道德難題。John的選擇是合乎人倫的,不論如何,必須要對眼前活著的人負責,如果真的怕家族詛咒的話,可以不生孩子吧,總有些方法可以做的。

4. 最後,我覺得這個故事很有人味,家傳戶曉的人物不需要是英雄,共同記憶亦不需靠屠龍等轟轟烈烈的事情維繫。滑稽的傳說充滿反諷意味,寓意更深。



亦有說Penshaw Hill才是巨蟲盤踞的山丘




2023年9月18日 星期一

相知

早上出發,坐兩小時的巴士跟朋友見面,生日已過差不多一個月,但朋友仍堅持請我食生日飯,同樣坐兩小時巴士,約在中間點的一個城市見面。出發時有微雨,不算很冷,或者已習慣了東北的天氣,早了二十分鐘到站。英國公共交通經常誤點,大家都習慣等候,我坐在一位老翁旁邊。老翁突然問我要到哪裡去,我說是L城。我便禮貌地問他又要到哪裡去,他說要去Aberdeen。一聽到Aberdeen,我便想起小學的英文生字課,英文老師是奧地利人,我們都稱她Miss Gilbert,對我們要求很嚴格,經常要默書,不及格的話要打手板。Aberdeen大概是我第一個認識的香港英文地名,那時候為了記住讀音,將Aberdeen記做「阿爸癲」,用了很長時間才背熟串字,以後每想起「香港仔」,我便聯想到「阿爸都癲」的印象。

老翁又說,他是本地人,已經一年多沒有到蘇格蘭了,今天終於可以到Aberdeen旅行。我看他沒有八十、也有七十歲了,便問他是一個人去旅行嗎?他說到了蘇格蘭,會跟朋友會合。我告訴他,香港也有個Aberdeen,是百多年前英國海軍取水補給的地方,雖然我沒去過蘇格蘭的Aberdeen,但卻對Aberdeen這個地名很有親切感。如此寒暄一番,他收到朋友短訊,請他幫忙買些小吃,我們就此別過。英國的老人家都很親切,路上相逢會打招呼,一起等車又會閒聊。賣房子給我的Auntie,交鎖匙給我之後便約我到海邊走走,一邊看海,一邊訴說城鎮的變化,之後更請我到她家作客,送上英式茶點,繼續談鄰居軼事。

扯遠了,回到L城的相聚。每次跟朋友見面,都有他鄉遇故知的感慨,我總會交代一次上次見面後的種種經歷。朋友很好,請我到L城的日式放題,邊吃邊聊。L城的日式食物當然不能與香港的相題並論,但聊勝於無,而且不限時,全場只有兩枱客,價錢也不算昂貴,兩人連加一盛惠55鎊,算係咁啦。話題離不開香港:幾時返去?有冇跟香港的朋友聯絡?是否習慣英國的生活?聽邊個Youtuber的新聞?仲可以做些什麼?其實,在大家的心底裡,還有希冀。

回程的時候,看著天色由暗藍轉黑,我戴上耳機,聽著廣東歌,閉起雙眼,想像自己坐在74X的巴士上。



2023年9月17日 星期日

深觸我心

崇拜還未開始,安坐在教堂之內,閉上眼睛,一張張面孔浮現腦海:父母、祖母、兒子、林村的街坊、默默耕耘的農友、以前教會的牧者、曾教導我的恩師、教師朋友、以前的學生、遠在他方的好友......。他們好像就在我身邊,我為他們禱告,他們也祝福我。聖樂響起,崇拜開始,詩歌悠揚,上主憐憫眾人。

讀經的環節,是約瑟與兄弟重逢的故事。兄弟出於嫉妒,將少年約瑟賣到埃及為奴,約瑟曾受牢獄,為法老解夢,幫助埃及度過荒年,終得法老重用,升為宰相,而出賣約瑟的兄弟,卻受饑荒之苦,不得不求救於約瑟。兄弟見到約瑟,深怕約瑟懷恨在心,伏俯在地,對約瑟說,我是你的僕人。但約瑟的回答,卻出乎他們的意料,他說:不要害怕,我怎能代替神呢?然後,他說,雖然你們曾想要害我,但神有自己的意思,是要保全許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創世記50章15-21節)。

當約瑟看到俯伏的兄弟時,他的腦海閃過怎樣的畫面?那個下午,父親送給他華美的彩衣,少年的他還歡歡喜喜穿著彩衣出門,大概是風和日麗的日子吧,約瑟是否要穿著彩衣跟朋友約會,叫朋友知道父親雅各如何的疼他?不過,就走在半路,兄弟攔住了他,搶去他的彩衣,賣他到埃及為奴,那件本來讓他引以為榮的彩衣,竟然成了他已死的證據。約瑟從父親的掌上名珠,變成異國的奴僕,他是如何處理這種失落、無助和忿恨?這樣的故事,在其他作者筆下,或者會成為一個復仇記的最佳材料,講述約瑟如何卧薪嚐膽,誓要報仇雪恨。

然而,上主寫的卻不是一個人間世的復仇故事,而是一個平凡的人如何活出意義的故事。在被賣、受苦和誤解的困境中,他沒有受困於人世界的種種醜惡,世界很荒謬,但人生在世必然有些事可以做,抵抗荒謬,甚至將荒謬的人世帶來意義。七個豐年之後是七個荒年,不是很荒謬嗎?正如約瑟自己的人生,從被寵愛的兒子變為階下囚,不也是很荒謬嗎?但正正是經歷過荒謬和無常,約瑟相信,即使是豐年,也不能揮霍,世事無常,要為荒年做準備。沒有跌宕的人生,怎能說服埃及人豐年之後會有荒年?

新約引題(羅馬書14章1-12節)與約瑟的故事互相對照:「我們活著,是為主而活;若死了,是為主而死。所以,我們或活或死總是主的人。」這句說話,大概也是約瑟對自己人生的總結。若沒有埃及為奴的日子,他的一生可能都是父親的寶貝兒子,活在父蔭之下、做個靠父幹的裙腳仔。然而,經過一切的苦厄,他成為上主的用人,或者用心理學的話說,是self-realization,困苦的經歷將他最美好的本質磨練出來,如斗上的燈臺。他沒有忘記兄弟曾想苦害他,他也直言不諱:是的,你們當時想加害我。然而,他能超越有限生命的視覺,從更廣的生命向度理解自己的經歷。他看到的自己,不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埃及宰相,而是為主所用、獨一無二的「我」。

證道之後,我們以聖法蘭西斯的禱文回應:

使我作祢和平之子,

在憎恨之處播下祢的愛,

在傷痕之處播下祢寬恕,

在懷疑之處播下信心,

在絕望之處播下祢盼望,

在幽暗之處播下祢光明,

在憂愁之處播下歡愉。

主啊,使我少為自己求,

少求受安慰,但求安慰人,

少求被瞭解,但求瞭解人,

少求愛,但求全心付出愛。

使我作祢和平之子,

在赦免時我們便蒙赦免,

在捨去時我們便有所得,

迎接死亡時我們便進入永生。

謹以此詩歌,為我的禱告。









2023年9月16日 星期六

少人走的路

不得其門而入,是要鍛鍊我的觀察力,觀看門外的世界,不要困於斗室。
被拒門外,是要培育慈悲之心,對邊緣的人,產生同理心。
所有關上的門,都在催促我走一條窄路。
我要用心觀察處身之地所欠缺和缺乏的,
看清自己的能力,聆聽別人的需要,
了解自己的職志和天賦。

不要效法這個世界,要走上主呼召之道,令自己變好、令世界變好。
按照樸門及半農半X的理論,將時間分為三份:
用三份之一的時間搵食;
用三份之一的時間思考人生和尋找自我;
用三份之一的時間回饋社群。
這三者之間並非截然三分的,而是互相補足,促進個人成長和世界變化。

例如:
從事社群和自然保育的義務工作(三份之一的時間),雖然沒有入息,但將自己置身於社群和自然中,才有機會認識社群和自然關係中的「自我」。「自我」的理解,必須在其他生命的關係中才能清楚洞悉,在與其他人的交往中、或在山野森木的靜寂中,才會發現自己的喜好,進入靈修的狀態。與外在世界互動,才能觀照,讀書寫字成為人生的記錄(三份之一的時間)。最後的三份一,就要看經濟環境和個人能力。我最希望的,就是在體制外做教育工作,填補社會的不足。

然而,人在外地,面對很多難處:
1. 未熟悉當地文化和社會運作,要觀察不足的地方,非常困難;
2. 即使察覺不足的地方,我又有沒有能力填補?好像在香港的時候,從租田學藝開始,打做鄉土教育的場所?
3. 就算我有這樣的能力,但缺乏人際脈絡,很難找到經濟的支持(例如香港很多支持鄉土教育的基金會),亦缺乏同路人互相照應(以前在香港,從上水、大埔、錦田、大嶼山、甚至好偏僻的角落,都有知音)。有時孤掌難鳴,都會寂寞和感到無力。

放下鋤頭,我可以靠筆耕維生嗎?
1. 我喜歡文字工作,不論寫歷史、寫農作物、寫生活記錄,都是我善長的事情;但,
2. 文字有價嗎?我可以揸筆搵食嗎?
3. 我可以用文字回饋社群嗎?

我發夢,希望在英倫東北辦一份中文地區小報(好像《大嶼小報》):
1. 透過社群和自然保育工作,培養更敏銳的觀察力,將英倫東北的自然、社會、歷史、人物故事寫下來。所以,我要多讀新聞,更用心用力了解這裡的社群、歷史和自然環境;
2. 透過中文地區報,令不懂英語的華人也能了解這裡的風土物候、人物歷史,培養他們的歸屬感,成為香港人與當地社群的橋樑。因此,我要多讀書、多寫字,鍛鍊文筆,跟不同年代落地生根的香港人訪談,同時多鍛鍊英文溝通能力,與當地人溝通;
3. 運用自己的中文寫作及英文溝通能力,透過文字工作,賺取少少收入,同時維持理想,助人自助,紮根英倫東北,承傳香港文化。

走自己的路,一開始是艱難的,但若這是上主所悅,所有分散的東西都會慢慢聚合,本來分散不同角落,但有著相同夢想的人會走在一起,將夢想畫成栩栩如生的風景畫。





2023年9月15日 星期五

現在式

由細到大學英文,Tenses(時態)都係成日犯的錯,因為中文動詞唔需要因為時態而變化,只需要在句子內加上曾經、之後,或者廣東話口語加個「緊」或「過」字,例如我做緊嘢、我緊過套戲,就表達到現代進行或過去式。但係英文的時態非常複雜,書寫有時間思考和修改,錯的機會比較少,但講英文的時候,好多時因為太著重時態的動詞變化,變得口窒窒。不過,我都好少理,把口快過個腦,尤其是講歷史的時候,會唔記得轉換動詞時態,以現在式敘述過去。我唯有安慰自己:只要自己唔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

由於我鍾意睇歷史紀錄片,來到英國之後都會睇下,就發覺即使英國人,講歷史的時候都用上了現在式。我都不以為意,直到今到一篇《衛報》的評論(23年9月6日),Adrian Chiles批評歷史電視節目用太多現在式描述過去發生的事情,大家有興趣可以睇下:I love history programmes. But there’s one trend that makes my blood boil … | Adrian Chiles | The Guardian
過了一星期,《衛報》刊登另一篇文章,指出用現在式形動詞描述史事件完全沒有問題,甚至是完美的表達方式,有興趣的都可以望下:The present tense is perfect English for history, sports commentary – and jokes (msn.com)

簡單來說,就是英文本身存在彈性,運用現在式動詞加強臨場感,令聽眾覺得歷史事件就發生在眼前。文章說,除了歷史事件,足球評述和笑話都會運用現代式動詞,拉近和聽眾的距離。其實,我每次跟英國本地人交談,都發覺他們的句子都充滿文法問題,但係我諗返轉頭,即使廣東話沒有太多的文法規限,我都會發覺自己講嘢冇跟足文法,但完全唔影響溝通。如果太在意談吐,反而變得甩甩咳咳。再加上語言之外,還有動作、眼神和文化處境等因素,在日常溝涌而言,語感比文法更重要。

所以,多跟本地人傾偈,是鍛練語感,有了語感,就多寫幾篇英文文章,留意文法問題,如此反覆練習,便能得心應「口」。



2023年9月14日 星期四

自然保育

離開香港之後,都沒有什麼機會親近泥土,回想以前食完早餐落田,流一身汗之後靜坐在朴樹下,看微風吹過菜苗,陽光穿過葉片在泥土印上斑駁光影,思鄉之情就會突然間湧上心頭。雖然過去一個星期香港不斷落雨,對種田的人來說連綿的秋雨簡直是惡夢,但風雨每每是鍛鍊意志的時機,風雨一過,種田的人又再拾起鋤頭、笑看風雲,在路上相視而笑,都係一種浪漫。思前想後,決定找一些自然保育的義工,保持這種熱情,幾經尋索,終於找到一個自然保育組織,開車大約三十分鐘左右,在英國來說都算近了,今天便是Induction的日子。

我早到了十五分鐘,安排在茶間等候,英國人很好客,很少要你乾等,很多時候都捧上熱茶或咖啡,好讓你享受等候的時間。過了不久,一位很有風的男士走了進來,打個招呼,說了名字,然後我們開始閒聊。他問我為何參加自然保育義工,我便說在香港一直做生態農業的事情,英國水土物候與香港截然不同,想重新學習。輪到他自我介紹,原來他是律師,利用衛星圖測量生物棲息地的變化,做些數字比較及研究。講到這個時候,一位很潮的少女又進來,獨坐一角,他又開始問少女背景,少女說仍在大學修讀電腦科學,希望運用電腦模式進行自然保育工作。我一邊聽,一聽Wow, wow, amazing。這裡的義工都不是等閒人物,臥虎藏龍,我有點自慚形穢。之後簡介會開始,講解自然保育義工的任務和注意事項。

負責人說,義工需要體力勞動,上山下海,所以一定要著水鞋。聽到這裡,我心裡大叫,正呀,我終於搵到一個買水鞋的理由。離開香港的時候,我將我的戰友水鞋留在農田給學生穿,我還以為自己沒有機會在英國著水鞋了。之後,負責人叫我們多預備一雙襪子、帶備項巾和闊邊帽、預備簡單午餐和飲用水,出發前先上廁所。我一邊聽,一邊暗笑。好熟悉的感覺啊,我以前就是這樣提醒學生。負責人又說,義工的Trial Day,主要負責移除入侵植物物種,辦識本土和非本土植物,認識臨危物種等等。

我真係好開心,這完全是我想要做的事情。我立刻報名參加下星期三的Trial day,負責人見我的履歷,問我有沒有興趣做教育助理的義工。我說,先做些practical conservation work,即係體力勞動、落手落腳嗰啲先,等我熟習了英國風土物候之後,我便會move on。她笑了一笑。Yes, things are looking up。



2023年9月13日 星期三

有勞有穫

感覺好似過五關、斬六將,終於可以做義工。其實,要求嚴格也有好處,我用誠意看待這份義工,慈善店的人亦給我尊重。返到慈善店,Phil已經當我係自己人、係同事,好信任我。當他要去後院處理物資的時候,便問我是否介意在前台處理店面的事情。雖然做了幾十年人,但完全沒有零售服務的經驗,能夠做的,只是有禮貌地請顧客等一等,我叫經理回答。

例如,一位南亞女士想買浴簾當窗簾,問我意見。其實冇話可唔可以,只不過浴簾唔遮光,放在客廳也不好看,我個人唔會將浴簾當窗簾用。但是各人有各人的難處,窗簾價錢貴,有些弱勢家庭未必能負擔,站在慈善店的立場,當然希望多賣些貨品。我不知如何回店,請Phil幫忙,Phil拉開浴簾,看一看,請女士放心,當浴簾或窗簾都可以。女士聽到之後,寬心地買了。我諗返轉頭,其實女士並非要我的意見,而是想要我的支持。經濟有餘裕的話誰想將浴簾當窗簾?問題的背後,是找些精神的認同。

過了不久,一位非裔女士走進慈善店,指著一束木條,問Phil是什麼來的。Phil告訴她,是裝在天花的掛柱,女士點點頭,說和她猜的一樣。她問Phil價錢,Phil看一看價錢牌,是7.5鎊,然後跟女士說,話木條已放售三星期,減至4鎊出售。女士笑逐顏開,我估計女士一早知道價錢和用途,但可能超出預算,等了又等,等到今天減價了,如願以償。

做了三個多小時,但我要落手落腳做的事情不多,只不過將一個架的Bric a brac貨物替換,然後分類擺放,好好睇睇,其餘時間都係偷師,學下Phil如何跟客人對答。Phil很厲害,差不多記得所有顧客的名字和消費習慣。以下幾句,是今日學到的:

Phil請我到前台,因為他要Point Percy at the porcelain,意思係;佢要去廁所。

Phil見到有客人走入店,同我講:Two ticks,意思係:等一等。

婆婆同Phil講完多謝,Phil回答Much obliged,表示非常非常樂意,唔使客氣,係好尊敬客人的回答方式。

有人捐物資,Phil問:Are you gift-aided?意思即係:你使唔使交稅?是否需要登記捐贈物以便扣稅?

表面上,好似係我付出做義工,其實係我用時間和(少少)勞力換取在地知識。這就是Permaculture 有勞有穫的原則,亦是共生的實踐。




2023年9月12日 星期二

唔止義工咁簡單

在英國做義工,並非想像般容易。首先,網上報名,列明來意,點解想做義工?對義工有何期許?請列出兩位朋友給慈善組織了解閣下背景。諮詢人都要資格,至少認識你兩年,提供的電郵最好係公司電郵。經過一星期左右,收到慈善組織的邀請,可以去慈善店試做半晝,呢個環節叫Taster session,通常兩個鐘,但係我做咗三個鐘,做完之後,經理會拎住份check list,同你一齊回顧Taster session有冇完成必要的事項,例如說明消防、走火警、午膳安排、洗手間、揀衫、標價、替換貨品等等,如果全部都試過,經理會畀意見你,你都要畀返意見經理。我以為大家情投意合,便可以開始做義工。

昨日下午收到慈善店電郵,話可以進入下一個階段。原來仲未可以做義工,做義工之前要完成網上學習課程,讀完所有慈善店及零售服務相關的資料,還要回答簡單問題,如果少過80分,就要再答一次。睇完呢個電郵,我有少少驚訝,原來做義工要求咁嚴格,但洗濕了頭,無理由半途而廢,唯有報讀網上課程,希望盡快完成就算。

不過,當我進入自學課程之後,我就覺得好有意思,課程的第一課關於慈善組織的理念,講到創辦人見到倫敦的兒童問題,於是成立組織,先為兒童籌款,然後擴展至不同的弱勢社群,我聽朋友說,這個慈善店有為BNO香港人籌辦融入社群的活動。每完成一個課程,答對問題,就會收到一份電子證書(其實都幾有滿足感)。之後的課程包括:閉路電視使用指引、個人資料及私隱保障、平等多元及共融政策、自我防衛、義工約章、店舖流程、個人健康及安全。每一個單元,說明都好仔細,有啲問題,我亦都冇諗過。例如個人資料及私隱的部份,指引非常嚴謹,基本上任何人都不能以個人電子設備或在私人場所處理公務。我覺得對英國人來說比較容易,他們是出名的work life balance,好少人會帶工作返屋企做。如果真係在香港執行的話,後果會係點呢?

另外,平等多元及共融政策的說明都非常仔細,其中有個例子,就係若有員工因身體不適取得醫生同意,可以遲一個鐘頭返工(即十點鐘),但如果公司其他職員,沒有遷就該員工的需要,仍選擇朝早九點開會,便構成歧視。有很多話題,在工作場所是不能觸碰的,例如性別認同、宗教、族裔背景等等。我上年十月初初到英國的時候,便有一單大新聞,就是皇室顧問向一位黑人女性問及國籍問,引起軒然大波,新聞節錄如下:The late queen's lady-in-waiting has resigned and apologised after a black guest at a reception hosted by the queen consort was left feeling traumatised and violated after she questioned her repeatedly about where she really came from.The Guardian, 30/11/22我面試的時候,都被問及如何處理Equality, Diversity and Inclusion的問題,不過香港社會比較同質化,我真係講唔到具體經驗。所以,這個網上義工課程,補充咗好多我的不足,我都好認真完成。過咗冇耐,Phil打電話畀我:Congratulations,明天可以正式做義工了。

我覺得自己好好彩,在眾多的慈善店中,選了這間認真看待義務工作的組織,我覺得高要求對我來說也是一份尊重,如果繼續做義工的話,組織還會安排其他照顧兒童等免費課程給我報讀。都係嗰句:慢慢來,Slow and small progressthe problem is the solution



行過隔離屋,見到盛放的吊鐘花。

2023年9月11日 星期一

No Hard Feelings

熱浪尾聲,暴雨又至,第一次在英國聽到隆隆雷聲,由於附近沒有高樓大廈,藍光閃過的一刻,伴隨震耳欲聾的巨響,都幾可怕。外面狂風暴雨,我決定揀套喜劇放鬆下。見到Jennifer Lawrence甜美的笑容,加上調教處男的情節,應該是宅在家的好選擇。

Jennifer Lawrence是不折不扣的全能女星,由X-Men飾演性感妖后,到The Hunger Games以火鳳燎原的姿態與獨裁政府對抗,到後來歡姐當自強(Joy)的喜感,甚至在Passengers中扮演太空睡美人,都入木三分,可能因為Jennifer有種親和力,樣貌甜美之餘又有一種鄰家女孩/姐姐的感覺,好容易就帶觀眾入戲。今次睇《調教你處男》(英文戲名改得好,Hard feelings一語雙關,難受/硬感覺,好啜核)都唔例外,雖然劇情好搞笑,講Jennifer飾演的Maddie如何令十九歲、快要入讀Princeton的Percy破處,但電影中卻充滿被父親拋棄、貧富懸殊、直升機父母等等社會議題,表面上為架車出賣身體的Maddie,其實都係被社會擠壓的受害者。

不過,電影好睇的地方,正正係冇刻劃呢種受害者喊苦喊忽的情節,反而係集中在Maddie如何保持彈性,在「富人堆」中生存下去。Jennifer Lawrences那種豁達,唔係演出來的,我相信是是她的氣質。係呀,我已經係姐姐、係熟女,咁點啫,與你何干?那一場參加高中晚會的戲,不斷被人笑佢年紀大,佢大方承認,並以自己的成熟及處世經驗為榮。那種收放自如的自信,才是美。冇咗架車、就著Roller返工;畀人偷咗件衫,就赤裸裸爭取自己的東西。表面上,她生活放蕩,毫無大志,但其實有苦自己知,笑罵由人,灑脫地做人。她不斷跟Percy說:Be an adult,為自己的生活承擔責任。

Maddie為咗保住媽媽留給她的房子,什麼都肯做,只要賺到錢交地稅贖樓,如果幫Percy破處換到一架返工的車,何樂而不為?揸車返工,很卑微的願望,但對很多人來說,遠在天邊。電影中一連串的錯摸,同Percy的相識令她重新思考「愛」和「被愛」的意義,大家都估到,破處當然唔成功,但原來要突破盲點的人,除了Percy,還有她自己。想保住房子,並非單純要留住母親的回憶,而是一直等待父親跟她相認。

他一直叫Percy成為大人,而自己卻渴望成為女兒。終於,斷捨離之後,就是新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偏執,表面上理所當然,但最潛藏的原因,自己都未必知道。迫得自己太緊,得唔到想要之餘,更可能失去既有的。與其過猶不及,不如退一步海闊天空。







2023年9月10日 星期日

成全

早上坐在教堂中,陽光依舊透過五彩玻璃窗照射會眾,教堂散發古木幽香,平靜安詳。

第一次經過教堂,外面掛著彩虹旗,別樹一格,淡褐色石磚建築,對出是整潔的花園,沿路有木椅供人閒坐。初春之際,天氣仍冷,我披著大褸坐在花園,對未來仍然不確定,但那座古老教堂,散發著一種穩定的力量。然而,我從來沒有參與過「教堂」的崇拜,我返過的教會,不是四樓全層的樓上教會,便是借學校禮堂聚會,對於古老教堂,始終有種距離感。再加上,我對「聖公會」沒有好感,所以幾個月以來,都是過門而不入。

我嘗試過找住家附近的教會資料,有些因疫情而停辧實體聚會,有些因財政壓力而閉門,另外的教會,則比較適合年輕人參與,近似神召會那種澎湃的崇拜儀式,我讀中學的年代都返過夾Band勁High的聚會,但人大了,反而喜歡傳統教會那種行禮如儀的崇拜方式,講道是其次,對經文的默想才是重點。環顧住家附近的禮儀教會,便只有這間大教堂。

我一直嚮往教會與社群的親密關係,以前的教會,每月都舉辦親子活動,不理是否信徒都可以參與。家長放假唔需要再帶小朋友去商場,社區本身就是親子活動的理想場所。兩個月前的星期日,經過大教堂外的草地,很多戴著頭巾的穆斯林婦女帶著孩子參與教堂舉辦的親子活動。這間教堂很重視包容(Inclusiveness),教堂之內特設非牟利咖啡店,給自閉的朋友經營。此外,教堂每個月舉辦一次手工擹檔,給社區的手作人擺攤。因為這種服侍社群的精神,驅使我走入教堂,參與崇拜。

今日聽道,更加感動,牧者講的不是什麼偉人和聖徒的教訓,而是她自身的軟弱。當讀到福音經文(馬太福音18章15-20節)時,她主動提起聖公會的內部問題、她個人面對衝突時的軟弱等等,她亦承認很多矛盾和衝突難以化解,但卻要以愛的方式避免傷害。她以牧者的身份講道,但她展現的,卻又是可親可感的平凡人。我不知道那是英國人的率性,還是這間教堂的獨有文化。因為體認到軟弱,才有包容的能力。

聖餐禮後,大家一同朗讀禱文:

Almighty God, we thank you for feeding us with the body and blood of your Son Jesus Christ.

Through him we offer you our souls and bodies to be a living sacrifice.

Send us out In the power of your Spirit to live and work

to your praise and glory. Amen.

觸動我心的,是禱文提及的施予與滋養。生命的奧秘,就是吃和被吃,所謂活祭,就是以生命成全別人。


走到海灘,大家都盡情享受秋天的太陽,熱浪快結束了,寒風將至。


2023年9月9日 星期六

以樸門的原則生活:收集並儲存能量

自俄烏戰爭爆發後,英國能源格價節節上升,市民叫苦連天,朋友一家四口每月的電費煤氣費,每月平均約170英鎊,夏天日長夜短、天氣溫和,用能源較少,但一到冬天,下午四點左右天黑,加上天寒地凍,每月的能源費可能高達300鎊。因此,新聞經常提供節省能源的方法,例如沖涼唔好超過四分鐘、暖爐唔好開恆溫、甚至唔好日日洗頭等等。

其實,我也沒有特別省電省煤氣的意思,因為以前落田沒有電沒有自來水,都習慣了收集和儲存能量,物盡其用,所以到了英國,雖然冇田種,但係仍然貫徹收集及儲存能量的原則。首先,在選擇能源供應商時,我選擇了碳中和的能源公司,公司會採購再生能源,並以利潤保育雨林。生活方面,我習慣放一個兜在廚房鋅盆,將洗菜洗水果的水儲起,用來沖廁及淋花。此外,買兩盞太陽能感應燈,下午放窗邊,吸收太陽能,到夜晚掛在走廊,方便夜晚去廁所時自動照明。雖然到了英國沒田可種,但我買了幾個長型花盆放在後園,將吃剩的蔥頭和芫荽頭插枝,過一至兩星期左右便有收成。英國東北天氣清涼,都唔係成日出汗,所以我只會每日替換內衣褲,一有太陽的時候,就洗衫晾衫。說來奇怪,好少見英國人晾衫,可能他們習慣用乾衣機(Tumble Dryer)。

我以前在香港,會將所有可重用物資送到回收站,以前有些回收站唔收發泡膠,但近一、兩年都開始接受(回收完係咪丟去堆填區唔知啦)。不過,英國的回收工作由市議會負責,而不同的市議會又自行決定可回收物資。例如我住的市議會,發泡膠唔收,只能當垃圾處理,好多膠都唔收,要自己攞去大型超市回收。因此,除了每兩星期收一次的市議會回收外,我都會另外將電芯、透明膠袋等拎去大型超市。不過,有一件事我好唔習慣,就係冇得回收廚餘。過去六、七年,我都會儲起廚餘造堆肥,來到英國,以為英國有很多農地,會更容易找到相關回收廚餘的組織,但原來很多市議會都唔會回收廚餘,我只在Bristol旅居期間回收過一次。所以,我每次要丟廚餘落垃圾筒時,都有種莫名的愧疚。

不過,今日一邊讀Permaculture的書,一邊諗:除了這些具體的能量,人生是否也有其他能量要儲存?例如:有陽光時好好外出走走,多吸陽氣,好抵禦冬天的濕冷。又或者,趁閒著的時候多讀書多寫字,別要到忙起來才埋怨書到用時方恨少。讀著日本僧良寬的詩,又領悟多了:

生涯懶立身 騰騰任天真
囊中三升米 爐邊一束薪
誰問迷悟跡 何知名利塵
夜雨草庵裡 雙腳等閒伸

其中的吊詭之處,在於儲存的能量,不能太多,如果水庫太大,泄洪時便造成下游泛濫。知所進退,有三升米、一束薪,夠了,不用在雨夜發愁,不如伸一伸腳,盡享草庵清幽。回到自然狀態,復歸圓潤人生,所謂天真,仍天性的率真。休息,也是儲存能量的方法啊。


湖中天鵝探頭到水中,豎起的鵝尾好像張口出水的鬚鯨。


2023年9月8日 星期五

以樸門原則生活:觀察與互動

觀察是相向的,觀察的人不只察驗外在世界,而是透過外在世界回觀自身的價值。離開香港,與自身文化脈絡保持距離,或許能更清晰看到社會文化系統的運作方式和規律,從而找到新的支點,同時又能帶著異鄉人的視角,審視在地的系統運作:

1. 將看似不相關、甚至衝突的條件, 創造成新的和諧。不要太早下判斷,所謂「價值」不過一念。不只是改變自身、投入「客觀」世界,而是覺察到自身的存在,已對外在世界構成影響,即使兩者衝突,仍可以透過設計創造秩序。

2. 思考由上而下,行動由下而上,但兩者互為因果,有如行動研究中的Reflection and action的關係,Refleciton in action, reflection on action, reflection for action是不斷循環的過程,從小步開始觀察大系統各元素的互動關係,找到著力的地方,以潤物無聲的方式帶來改變。

3. 地景就是教科書,觀察地景中不同生物的互動,了握秩序和規律。因此,樸門的實踐者亦必須具備族誌學/人類學的識覺力。社區生活亦然,觀察之道,不只用眼,還要用盡五感和心。

4. 只要能從中學習,失敗也獲益良多。行動、調整、評鑑、再行動,重點是在行動的過程中了解自身與系統的關係。

5. 好的解決辦法都很簡單、甚至不為人注意。觀察的意義,可能是要重新定義問題,有些問題甚至過猶不及,行動到某一個階段,便要靜觀其變。種田如此、做人亦如此。

6. 將干擾減至最低,可理解為福岡正信在自然農法提倡的無為之道。既然自然有再生能力,用力之處並不能對抗,必須順適系統之力。

7. 適可而止。資源有限、生命有時,肥料落得太多只會傷到農作物,做人亦然,即使有正面回饋,亦要審慎行事。

8. 問題本身就是解決方法,如水之道,淹水之處不一定要疏水,蓄水反可帶來更大可能性。心胸開放,反思問題根源,戒急用忍,不要躁進,面對恐懼。

9. 辨認設計的死胡同,殺出活路。簡單來說,就是要有孤注一擲的決心。


人生交叉點





熱浪和暴雨

一個星期前,追看香港新聞,跟進颱風的走向,致電家人和農友,送上祝福,風很大,但沒想像中肆虐,以前流過汗水留下足印的農田都好。才剛放下心,昨晚暴雨忽至,大家猝不及防,被暴雨殺個措手不及,我看著手機的畫面,想起很多往事,那些打大風時睡在貨櫃的日子、暴雨時佇立窗邊觀望農田的時光。一抬頭,望著北海灰濛濛的天空,才猛然醒覺自己並非置身於香港的暴雨之中,香港的夜晚,是英國的午後。那邊暴雨,這邊卻是被北大西洋的熱帶氣旋包圍,撒哈拉的沙塵隨風飄到我身。望著雕像,我佇立良久,面對無常世界,生命的盡頭在何方?

又記起《方丈記》的話:逝川流水不絕,而水非原模樣。滯隅水浮且消且結,那曾有久佇之例。世上的人和事也如此。時而露珠落去花留著,留是留著,但一見朝陽即枯。時而花萎露珠未消,消是未消,但不待黃昏時。

秋天的英國熱浪和香港暴雨,是大自然發出的信號,提示人類的脆弱,電腦再先進,也無法準確預報風雨,十年一遇之後會有百年一遇,百年一遇之後是五百年一遇,再之後便是千年一遇(當權者自有定義風雨的權力,只要自己相信,別人信不信毫不重要)。政府再富有,也不會是全能而無所不在的照顧者。與其將人類安全的責任交出去,不如學習自主生活之道,在一方丈之內安身立命,重新建立多元均衡的社會力量,應對各種無常。

世事無常,還是未看夠,還未看透。






2023年9月7日 星期四

學無止境

好耐冇試過要趕住食早餐返工,雖然係義工,但我仍然以正職的心態對待,著整齊啲、早到十五分鐘,等慈善店的經理指示要完成的工作。之前都提過,因為九月初銀行假期途經慈善店與經理相遇,他竟然話想學廣東話,又跟我說起日文,我才下定決心報名當義工。經理叫Phil,一口英語字正腔圓,沒帶英倫東北口音,我全聽得懂。打個招呼,他便教我慈善店的運作方式,兩星期替換零售衣物、將捐贈物分類、標價等等。

為了融入英國生活,我特地選看本地的電視節目,其中一套叫After Life,講一個喪妻的中佬如何面對傷痛,悲中帶喜。其實套劇有啲悶,但係人物對話很道地,我從中學到唔少英式英語。例如今朝經理教我規距習慣等,英國人叫做show the ropes。於是我就講,話Thank you for showing me all the ropes。Phil聽到我用ropes,就同我分享英式英語和字源學(Etymology)的關係,有少少似中國的典故。例如,(東北)英國人講佢自己一個人,就會話He is on his todd,原來以前有個叫Todd的美國人,隻馬跑得太快,一馬當先,其他人跟住後面,就好似孤身一人,所以慢慢變成on his/ her todd的講法。Phil學識富豐,講完Etymology,就同我講Spoonerism,我第一次聽,後來翻查,先知係語言遊戲,首尾互置,變成英式幽默,例如某人想講The Lord is a loving shepherd(上主是慈愛的牧羊人)變成The Lord is a shoving leopard(上主是撞來撞去的花豹),勉強用廣東話的例子,就好似「面都紅晒」變成「紅都面晒」,產生詼諧的感覺。如果要明白(甚至學習)英式幽默,就要多學字源學和Spoonerism。

英國人比較少multi-tasking,佢地傾計就會放低手頭的工作,所以我都唔好意思不斷撩佢傾計(我真係好想多與本地人溝通)。好在慈善店不是太忙,英國人又鍾意傾偈,Phil得閒又跟我談伯明翰市議會破產的事,然後講他對英國政治的不滿,例如他對工黨和保守黨的不信任、BBC和媒體的單一宣傳,其至Huxley的Tavistock group如何扭曲人性等等。我很用心聽他的不滿,希望從本地人的視角理解英國的變化。不過,從他的「不滿」中,我察覺到一種Displacement(地方錯置),即使他從小到大都活在同一個地區,但他總是覺得以前的時光最美好,城市的變化太快,人的思考越來越單一,他覺得自己格格不入。講講下,一位老伯伯走進慈善店,把名片交給Phil。原來慈善店旁的單車小店今日最後一天營業,四十二年的老店在今天劃上句號,老伯伯特意過來跟Phil說再見。突然間,那種離開香港時的離愁別緒又湧上心頭,他們互相擁抱,Take care。我跑出慈善店,想跟老伯伯say goodbye,但人去樓空,他已遠去。紮根,拔根,全球不斷上演。

Phil對東方哲學很有興趣,跟我談道德經、侘寂等等,我問他為何想學廣東話,他說自己也不知道原因,是很直覺想做的事情,我覺得他在日本和中國哲學中,找到一種填補內心空洞的方法。我問Phil,你是Football fan嗎?Phil說,泿費時間。我第一次聽本地人對足球無感。他說,以前的東北英國工人,大多在礦坑和船塢工作,有閒暇便走到一起踢足球,那些是真的皮球,下雨後皮球濕了發脹,頂頭鎚會頭破血流。現今英國球會的球星,他說是overpaid but underworked,足球比賽只是層層剝削,他才不會花時間看足球比賽。然後,又跟我說起Vikings和Normans的歷史,他真的學識廣博,我聽得津津有味。

不知不覺,就做了三個鐘頭義工,感覺很實在。要離開慈善店的時候,他問我中文名點寫,我寫了給他,他說,我的名字令他想起日文的月曜日,然後他在筆記薄寫下他的日文名字:富音利符籌。








2023年9月6日 星期三

重操故業?

明天見工,心大心細,在社區學院教GCSE課程。GCSE課程不是學校教授的嗎?英國這邊的學制非常有彈性,在家教學(Home Education)是人權,但到了公開考試,家長未必能應付課程,所以社區學院特設各科GCSE課程,給Home educated pupils報讀。由於這類課程具彈性,不以單一年齡為入學條件,很受家長歡迎,由幾個職業導向課程開始,下學年計劃開始更學術的課程,歷史便是其一。

可以面試當然開心,但我亦質疑自己是否有能力應付。要做好老師,必須具備多種專業知識,我以前教師訓時也經常提醒學生,除了內容知識、課程知識及一般教學知識外,還要多了解學生特質、家長期望和教育處境,才能教好一堂課。就內容知識而言,我從頭到尾看一次GCSE歷史課程,我勉強能教的,就只有1C的Empire, Reform and War: Britain, 1890-1918; 1F的The Voyages of Discovery and Conquest of the Americas, 1492-1522; 1G的Germany in Transition, 1919-1939; 2B的The Development of Germany, 1919-1991。然而,課程很多規限,歷史的深度及廣度要兼備,不同時代、英國/非英國史要兼顧,所以這些內容配搭是不行的。好了,如果勉強要重新學過內容知識的話,我唯有選1B的The Elizabethan Age, 1558-1603; 2D的The development of the UK, 1919-1990和2H的Changes in Entertainment and Leisure in Britain, c.500 to the present day. 如果有足夠時間備課,內容知識問題不大。

至於General pedagogical knowledge和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應該是我最有信心的部份,但我最擔心的是語言障礙。歷史教學很著重語言和修辭,雖然講授的時間已大為縮知,但正是如此,歷史教師的講授更要言簡意賅,將冗贅的知識轉化為吸引學生的故事,然後透過原始史料帶領學生進入歷史場景,從而理解歷史評論的意義及其局限。此外,我對英國Home educated學生的特質及家長期望一無所知。歷史課程要求學生像歷史學家般思考:引用史料、考證史料、評論史料、綜合歷史評論、比較不同時代的歷史特徵等等,而家庭教育則重視學習者的特質和需要,傾向Humanist,我如何處理Academicism和Humanism之間的張力?再者,不同的home educated pupils之間必定存在巨大的學習差異,我又能否照顧?

最後的考慮是很現實的,我一直聽聞英國教師薪酬低、underpaid,而這個名為History Lecturer的職位竟然是Hourly paid的,我估計預備兩小時的課堂、加上課後的批改工作,最少要四倍的時間。這樣的話,我便沒有時間再找其他兼職工作維持生計,也能以抽空寫好鄉土教育和口述歷史的書。我明天會將自己的限制和擔憂都說明,即使學院請我,我都未必會接受,但每一次面試都是學習的機會,為了預備這次面試,對英國的歷史課程、考試制度及學制都了解更多,也算是一種交代。

後記:今早天陰,但午後放晴,坐在教堂外盡情感受日光和暖,閉上雙眼,飽聞滿園薰衣草的清香。





2023年9月5日 星期二

正菜

書架上的《香港正菜》,是東評送給我的,十多年前的事了,那一年他還未畢業,很用心讀通識,知道新界的農地問題後,走訪農村,了解農民問題,畢業後更背起鋤頭,和我一起開田,在那些自我懷疑的日子,東評給我很大的鼓勵,教育真的可以顛覆學生觀看世界的方法,學生的行動反過來給我力量,師生同行,很浪漫的教學場面。有時候,他比我更豁得出去,面對著發酵腐臭的豆渣,我穿上手套、小手翼翼倒在田裡,恐怕豆渣沾上手,那些臭味便晝夜相隨,洗不掉、抹不去,差不多等一個星期才會散去。然而,東評原完無懼那些腐敗的氣味,有時還瞟我一眼,用眼神責備我畏首畏尾似的。我打從心底裡佩服東評。

後來我讀博士,少了落田,和東評也疏遠了,有時候在街上、在圖書館會碰見他,我都會熱情地跟他打招呼,但他好像很抗拒,再過一年,已無他的消息,農田見不到他、電話聯絡不到他,他像消失似的。有些農友說,他轉到某個環保組織做義工,又有朋友說,他在另一個農田實習。我再找不到這個曾經給我很大鼓勵的學生,但離開香港前,看到書架上的《香港正菜》,決定要帶這本書一起走。

寫書的大綱已定,每日進度也算理想,第一本要重溫的書,便是《香港正菜》。2010年出版,至今十三年,感覺恍如隔世。葉子盛是厲害的,全球氣候劇變、香港社會急變,但他如舊種著青皮冬瓜,甚至傳授農藝,開枝散葉。至於其他組織和農友,我試在網路上搜尋書中的農友,很多在七、八年前已沒有更新。我像重遊香港大江南北,馬屎埔移平了,林村兩旁的村屋更密集了、車來車往,梅窩將受明日大嶼影響、農田朝不保夕,還有那些已離開的朋友,例如馬振興的馬老太。讀來感慨,只餘追憶。

雖然香港很多事物都在消逝,正是如此,記錄才重要。讀著《香港正菜》,更覺得自己要好好寫下一葉的故事,沒有事情是微不足道的,青瓜葉上的蜉蝣、怕昆蟲的初中生、落手落腳造堆肥的小女生、移種蕉樹的大男孩......,我要好好記住發生的一切,其中的人、事、物如何在一萬呎的農田相遇,創造意義。



2023年9月4日 星期一

Barbie

踏入九月,本是初秋之時, 按二十四節氣,處暑已過,快到白露,即是大熱天的日子快到尾聲,日夜溫差大,早上會見露珠。上星期天氣越來越冷,我都不再期望可以穿短袖,但前幾日開始,走在街上,竟熱出一身汗,天氣預報這個星期英國會有熱浪,所謂熱浪,大約廿幾三十度,對本地人而言,已經好難受,但對我這個來自亞熱帶的香港人而言,實在喜出望外,所以昨日主日崇拜後便四圍走,逛河畔市集、打書釘、飲咖啡。

落腳新城之後,都沒看過電影,近日心情暢快一些,而且有贈券,9英鎊兩張戲票,其實真係平過香港睇戲,我選了五點的Barbie。點解選Barbie而唔選Oppenheimer?首先,英國睇戲冇字幕,再加上完全不懂物理,怕睇唔明。第二,近日陽光明媚,都想睇啲開心的電影,唔想太沉重。第三,自從小丑女之後,我鍾意睇Margot Robbie,希望入場支持。

可能太耐冇睇戲,熄燈之後戲院全黑之際,我有種莫名的感動,我好似忘記了自己身在何方,香港也好、英國也好、台灣也好,觀影時那種聚精匯神、那種出神的狀態,可以令我暫時忘卻真實世界,單純地與銀幕的光影交流。所以電影一開場那段向《2001太空漫游》致敬的片段,小女孩奮力擲碎洋娃娃,完全勾起我的文青回憶,那些趁香港國際電影節時遊走在太空館、文化中心和大會堂的回憶。電影的Barbie從幻想走到現實,又將人由現實帶入幻想世界,兩個世界互為作用,彼此投射,電影的前半段給我很多反思。

有幾場戲我看得很感動。Margot Robbie在巴士站與老婆婆的對話,我覺得那一場戲,Margot Robbie沒有飾演Barbie,她真的在老婆婆的眼中看到將來的自己,年輕貌美的我與滿臉皺紋的我相遇,好有阿根庭作家Borges的feel,大家都在對方的眼中看到過去/將來的自己,而本來斷裂的「自我」就在這種相對的凝視中重新連接。另一場戲,是Sasha和Glora兩母女討論Barbie的對話,女兒五歲時已經唔再玩Barbie了,反而是母親渴望分享自己的童年,所以將Barbie送給女兒當玩具。因此,當女兒長大要丟棄玩具時,要偷偷留下Barbie的,其實是母親。我完全理解這種感受,兒子幾歲,我便買百獸王給他們玩,他們當時還小,怎知道如何「變身」?最開心的人是我,將老虎、獅子、大象等等機械獸,組合變成五合一機械人。後來兒子大了,不再玩超合金,我便把所有百獸王玩具留起,來英國之前,我更放在倉裡,好好保存。對我來說,那些百獸王超合金,包藏了我和兒子的童年。

電影唔係唔好睇,不過後半段有點荒腔走板,將現實世界與幻想世界的互動變成男女權的鬥爭,甚至冒出了對「父權」的鞭撻,又回到了男/女性別定型的問題。不過,最後一場戲,Barbie與創造者關於意思的對話都幾有意思,整部電影其實由Barbie意識到「死亡」而引發「存在焦慮」開始,到成為「人」創造意義作結。我從來冇玩過Barbie,所以電影中很多符號我是搞不懂的,返屋企之後睇返幾個youtube補課,先知道導演用了大量Barbie的符號,例如不同年代、不同種族和不同職業的Barbie,甚至有懷孕Barbie等等。

將這些符號放入今日世界,有哪些文化符號對青少年形象的建構至為關鍵?來英初期,寄住朋友家中,有機會與他們九歲的女兒相處,原來現在很流行的遊戲叫Roblox,她們很投入培育Roblox世界中代表自己的Avatar,這些遊戲世界對將來又會帶來什麼的改變?如果還有通識科,我肯定會請學生做觀影報告。


原來英國的玩具店有咁多Barbie,睇完套戲先留意。





2023年9月3日 星期日

Be still

管風琴音徐徐奏起,陽光從天窗傾瀉進來,照亮聖所的彩色玻璃畫,藍綠斑駁,耶穌與眾聖徒光照萬民。心靜了下來,我靈歌唱。

Dear Shepherd of Thy chosen few,
Thy former mercies here renew;
Here, to our waiting hearts, proclaim
The sweetness of Thy saving name.

我心哪,在尋找什麼、在等候什麼?
左右尋索,未必有所得。
回過頭來,是我被主所尋。

舊約引題:耶利米書15章15-21節
It is they who will turn to you, not you who will turn to them...for I am with you to save you and deliver you, says the Lord.
過去十多年,不是按著內心的召命走上主的路嗎?
曾經缺乏過、被誤解過、無力過、絕望過,上主不也預備了嗎?
出了埃及,在曠野的時候,不是也見過雲柱火柱的帶領,受過嗎哪的滋養嗎?
為何到了流奶與蜜之地,竟然為衣食憂愁?
走好眼前的一步,才會見到上主在未來預備的路。

新約引題:羅馬書12章9-21節
Do not lag in zeal, be ardent in spirit, serve the Lord.
是的,常存熱心,為主燃燒生命,在人群社區中服侍上主。
正如過去十多年,在農田、在農村、在農民身上與上主相遇,生命亦被改變。

福音經文:馬太福音16節21-28節
彼得才承擔耶穌是救主,但當耶穌預言自己將要受苦、被殺和復活的時候,彼得竟然對耶穌說這些事不要發生在耶穌身上。那一刻,角色對調了,彼得彷似成為主人,指點耶穌應該怎樣「成為」救主。耶穌那一刻的心情是怎樣的呢?如果耶穌是人子、能完全感受/理解人性的軟弱的話,他會否感受到那種「他人即地獄」的痛苦。為何連最了解他、剛剛才說他是「救主」的彼得,都不明白「天國」之道?耶穌的回應很兇,說:「撒旦,離開我吧。」這段經文讀過很多次了,但今天在教堂裡再聽這段福音經文,好像感到這句話背後的悲涼,沒有人明白的痛苦。本來並肩的門徒彼得,竟成為阻礙他的石頭。是啊,上一刻還是教會的基石,這一刻便成為絆腳石。如果我是彼得,聽到耶穌這樣說,又有何感想?所謂信仰,其實是一連串的放下,放下自己的期望、對未來的偏執。雖然老生常談,但沒有倒空,何來滿載?

聖樂悠揚,奏起我很熟悉的Be still for the presence of the Lord,當年在榮光堂,也常常唱這首詩歌,再一次提醒我,幸福不就是此時此刻嗎?此刻的所有,不就是上主為我預備的禮物嗎?
上主啊,感謝你用慈愛的手觸摸我的心。



2023年9月2日 星期六

目標

上星期日答應於Craft and Vintage Fair後執拾抬櫈,12點出門,逛一下市中心,每月的第一個星期六,陽光普照,街上充滿生氣,中心廣場擺設多類型的手作攤擋,瓷器、風景畫、飾物、家居擺設,英國人買這些小禮物毫無吝嗇,二手店裡也充斥多種Bric-a-brac,1至2英鎊便能買整套典雅的瓷器杯碟或玻璃器具。雖然吸引,但我只看不買,盡量減少無必要的事物,好東西看看便夠了,不需擁有。

自從搬到新城,有空便逛Wilko,家裡所有燈飾都是從Wilko買回來的,價廉物美,而且逛Wilko很自在,三層樓應有盡有,就好像小時候跟父母逛八百伴的感覺,沒有消費的壓力,只是無聊時走進去閒逛,有些店員認得你,便攀談幾句,離開時講句Thank you,換來一句Cheers,很有社群感。但一個多月前,Wilko陷入財政困難,要交由Administration接管,如果找不到買家,便要關門大吉。聽到這個消息,有點失落,好像認識不久的朋友突然要離去,於是這幾星期,有空便出去走一走,像探望垂危的朋友。入到店裡,看到告示牌,認真看,竟是店員的宣言,話多謝顧客的支持,但唔好再問間店幾時執笠之類。都幾英式幽默。可能英國人太愛閒聊,人家都面臨失業,仍每天應付無數的關懷和問候,都真係幾無耐。

Wilko可能結業,但High Street又出現了新店,是Kebab的連鎖食肆,我住伯明翰朋友家時吃過幾次,都算抵食,一人餐都好大份,新開張有半價優惠,點了Kebab和春卷。匆匆吃過午飯,大約2點半,便到教堂幫忙收拾枱櫈。初初返教會時,經常幫忙排櫈收櫈甚至洗廁所,導師話在小事上忠心才會在大事忠心,到後來唔係因為做大事而放低了小事,而係老了唔好意思同後生的弟兄姊妹一齊執枱執櫈。但在這間歷史悠久的老教堂,參加崇拜大多是長者,看起來我好似係最後生的人,所以一邊執枱執櫈,一邊自我感覺良好,好似返到少年時。

自從立定目標之後,心裡有個底,做事都起勁了。開始重看陳曉蕾的《香港正菜》,之後還有一大埋關於農業的書,為寫一葉農莊的故事做準備。另一方面,每晚都讀康正果的《出中國記》,很想知道究竟今日中國社會的問題有多少是來自文化,有多少是制度。餘下的時間慢讀《German Lesson》,可與《出中國記》對讀,就是國家如何進行洗腦工程,而為何總有些人是不受洗腦教育影響,保持獨立思考。



2023年9月1日 星期五

打颱風

颱風蘇拉迫近香港,在英國的我竟然輾轉反側,難以入睡,昨晚深夜,香港還是上午,我便不斷滑動手機,追看暴風路徑及各區風雨報告,或許已成習慣,小時候每遇打颱風,總渴望放風假,就如追看電視連續劇一樣,等到打到正,便放心安睡,然而颱風偏離香港,上不到八號風球,便帶著失落的情緒返學。除了渴望突如其來的假期,另一方面也想感受市面的異常,打風了,父母不能上班,我們不能上學,一家人在一起,如果風不算太大,便一齊落樓逛一下,風大的話,便躲在家中感受風雨中的溫暖。只有1999年,約克待得太久,雨水從冷氣機風口傾瀉而下,妹妹的房間立時水浸,但對我家來說,已是颱風最大的影響,活在香港很幸福。

十多年前學種田,對颱風的看法不同了,印象最深刻的是韋森特,當年學種田不久,便遇上十號風球,風後我們趕到馬寶寶農場,看到竹棚都倒了,農作物差不多全毀,我們這些學種田的一齊拆棚清理吹倒的農作物,幫街坊清理水坑疏導積水。後來有了自己的農田,對打風這回事更加著緊,總希望颱風可以拐個灣,遠離香港。暴風雨前夕,很多功夫,收棚拆網,盡量收成農作物,不起風雨的插竹枝加強支撐,希望大步檻過。每一次打風,都是學習,颱風呼嘯而去,留下的爛攤子卻要我們花很多時間收拾。

後來學會了一個道理,能簡則簡,基建越少,風後的處理越簡單。2018年,天鴿之後來了山竹,一葉農莊最大的損失,便是苗棚倒了,之後我花了300元左右買角鐵,重新搭了苗棚,僅此而已。還記得住在林村的時候,與農田的距離只是五分鐘,有時候風勢減弱,便到田裡看個究竟,有時風大,靠在落地玻璃的露台,看著血桐和白千層左搖右擺,只能心裡默禱,希望大家平安無事。

我知道我和颱風的實際距離很遠,但聽到香港的颱風消息,又勾起昔日的種田記憶。其實,我很希望和農友/學生在颱風過後一起到農田,同心合力收拾殘局,重新開始。我最後經歷的颱風,是上年8月24日的馬鞍。蘇拉提醒我,我和香港的心理距離其實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