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5日 星期二

正菜

書架上的《香港正菜》,是東評送給我的,十多年前的事了,那一年他還未畢業,很用心讀通識,知道新界的農地問題後,走訪農村,了解農民問題,畢業後更背起鋤頭,和我一起開田,在那些自我懷疑的日子,東評給我很大的鼓勵,教育真的可以顛覆學生觀看世界的方法,學生的行動反過來給我力量,師生同行,很浪漫的教學場面。有時候,他比我更豁得出去,面對著發酵腐臭的豆渣,我穿上手套、小手翼翼倒在田裡,恐怕豆渣沾上手,那些臭味便晝夜相隨,洗不掉、抹不去,差不多等一個星期才會散去。然而,東評原完無懼那些腐敗的氣味,有時還瞟我一眼,用眼神責備我畏首畏尾似的。我打從心底裡佩服東評。

後來我讀博士,少了落田,和東評也疏遠了,有時候在街上、在圖書館會碰見他,我都會熱情地跟他打招呼,但他好像很抗拒,再過一年,已無他的消息,農田見不到他、電話聯絡不到他,他像消失似的。有些農友說,他轉到某個環保組織做義工,又有朋友說,他在另一個農田實習。我再找不到這個曾經給我很大鼓勵的學生,但離開香港前,看到書架上的《香港正菜》,決定要帶這本書一起走。

寫書的大綱已定,每日進度也算理想,第一本要重溫的書,便是《香港正菜》。2010年出版,至今十三年,感覺恍如隔世。葉子盛是厲害的,全球氣候劇變、香港社會急變,但他如舊種著青皮冬瓜,甚至傳授農藝,開枝散葉。至於其他組織和農友,我試在網路上搜尋書中的農友,很多在七、八年前已沒有更新。我像重遊香港大江南北,馬屎埔移平了,林村兩旁的村屋更密集了、車來車往,梅窩將受明日大嶼影響、農田朝不保夕,還有那些已離開的朋友,例如馬振興的馬老太。讀來感慨,只餘追憶。

雖然香港很多事物都在消逝,正是如此,記錄才重要。讀著《香港正菜》,更覺得自己要好好寫下一葉的故事,沒有事情是微不足道的,青瓜葉上的蜉蝣、怕昆蟲的初中生、落手落腳造堆肥的小女生、移種蕉樹的大男孩......,我要好好記住發生的一切,其中的人、事、物如何在一萬呎的農田相遇,創造意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