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3日 星期六

異鄉的秋分

秋分有如一次短聚,不論在英國或香港,晝夜平分秋色,沒有哪裡的白天更令人羨慕。英國的盛夏,到了晚上十時天空還是一片灰藍,太陽好像不肯下山似的, 香港的夏天雖然都是日長夜短,但到了八點天已黑齊。兩個地方的太陽好像在比拼誰更晚下山,從夏至到秋分,香港的太陽一點一點追上來,追到了秋分,終於可以和英國的太陽打個平手,秋分之後,英國的太陽便好跑得太累的野兔,晚出早歸,日照越來越短,好像要把時間還給漫漫長夜。秋分之後,唯有寄望皎皎明月常伴。

2012年盛夏,我撒下了學社第一列粟米種,那時候才接手不久,我們按老師的指示,從田頭到田尾拉一條繩,開出一道又一道的田畦。然而,新手落田,難免有錯,不知何解,即使拉了繩,但鋤著鋤著田畦便變彎了,要補救已經太遲,那段經歷已寫在當年的網誌(生命之網: 白露 (sense-history.blogspot.com))。開了田便下粟米種,經過兩星期後,粟米在秋分(9月22日)那天已冒出了嫰芽,現在回看當年的照片,很驚訝地發現學社的泥土是如何不濟,田畦經翻土後明顯出現板結的情況,田面結實如烤過頭的麵包皮,泥土的有機物不足,顏色如泥頭,泥土中亦太多碎石,難怪粟米芽的面色這麼難看,瘦弱蠟黃。除此之外,播種之後我沒有在田上鋪上乾草作覆蓋物,即使是初秋,太陽仍然猛烈,淋水太多加上陽光曝曬,泥土更加貧瘠。回看十一年前的農田,可說是慘不忍睹,但沒有犯過錯,又怎會有進步?不經不覺十一年過去,我在開田、落種、分株、落肥和澆水都很有經驗,林村的街坊甚至戲稱我做粟米之王,說我的粟米在附近的農田中是最靚的。成長總在不知不覺中,行動、反思、檢討、再行動就是成長的軌跡,熟手之後也不要忘記曾經的稚嫰,重看當年照片,給自己多一點力量。

現在的我,好像當年一樣懵懂,很努力想做些什麼,但如老鼠拉龜,無埞埋手。星期六、日揮汗水由朝到晚開了幾列田,還沒有自豪了幾天,便被種田老師責我得一股儍勁,沒好好養田開田,之後要學習的除了是種田的技巧,更多是克己忍耐,凡事不要性急,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有時。上主給我的擔子,我雖在其中勞苦,但仍會按其時成為美好。就像照片中左上角那一堆不顯眼的堆肥,我們把豆渣、木糠、廚餘和乾草都放在一角,任其發酵,每星期翻動,假以時間,堆肥又成好土。因為有當年的一股儍勁,才保留了梧桐河畔的一片農田,泥土亦由當年多石板結的沙土,變成今日灰黑柔軟的壤土,給被迫離開家園的粉嶺農民一小片栽種的地方。

現在室外的氣溫已跌到9度,中秋將至,相反香港的處暑快將告終,美好的秋冬將臨。記住一切美好的,面對每次困難。很多困難在一年後重看,可能變得微不足道,正因如此,我們才要好好記住每道難關,因為祝福常隨著難關而來。

後話:今天跟老師聊電話,林村農友傳來紫蘇的照片,下午參加香港人聚會,黃昏吃馬來西亞叻沙,回程看夕陽西下,恩典常在生活的幽微之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