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4日 星期一

Barbie

踏入九月,本是初秋之時, 按二十四節氣,處暑已過,快到白露,即是大熱天的日子快到尾聲,日夜溫差大,早上會見露珠。上星期天氣越來越冷,我都不再期望可以穿短袖,但前幾日開始,走在街上,竟熱出一身汗,天氣預報這個星期英國會有熱浪,所謂熱浪,大約廿幾三十度,對本地人而言,已經好難受,但對我這個來自亞熱帶的香港人而言,實在喜出望外,所以昨日主日崇拜後便四圍走,逛河畔市集、打書釘、飲咖啡。

落腳新城之後,都沒看過電影,近日心情暢快一些,而且有贈券,9英鎊兩張戲票,其實真係平過香港睇戲,我選了五點的Barbie。點解選Barbie而唔選Oppenheimer?首先,英國睇戲冇字幕,再加上完全不懂物理,怕睇唔明。第二,近日陽光明媚,都想睇啲開心的電影,唔想太沉重。第三,自從小丑女之後,我鍾意睇Margot Robbie,希望入場支持。

可能太耐冇睇戲,熄燈之後戲院全黑之際,我有種莫名的感動,我好似忘記了自己身在何方,香港也好、英國也好、台灣也好,觀影時那種聚精匯神、那種出神的狀態,可以令我暫時忘卻真實世界,單純地與銀幕的光影交流。所以電影一開場那段向《2001太空漫游》致敬的片段,小女孩奮力擲碎洋娃娃,完全勾起我的文青回憶,那些趁香港國際電影節時遊走在太空館、文化中心和大會堂的回憶。電影的Barbie從幻想走到現實,又將人由現實帶入幻想世界,兩個世界互為作用,彼此投射,電影的前半段給我很多反思。

有幾場戲我看得很感動。Margot Robbie在巴士站與老婆婆的對話,我覺得那一場戲,Margot Robbie沒有飾演Barbie,她真的在老婆婆的眼中看到將來的自己,年輕貌美的我與滿臉皺紋的我相遇,好有阿根庭作家Borges的feel,大家都在對方的眼中看到過去/將來的自己,而本來斷裂的「自我」就在這種相對的凝視中重新連接。另一場戲,是Sasha和Glora兩母女討論Barbie的對話,女兒五歲時已經唔再玩Barbie了,反而是母親渴望分享自己的童年,所以將Barbie送給女兒當玩具。因此,當女兒長大要丟棄玩具時,要偷偷留下Barbie的,其實是母親。我完全理解這種感受,兒子幾歲,我便買百獸王給他們玩,他們當時還小,怎知道如何「變身」?最開心的人是我,將老虎、獅子、大象等等機械獸,組合變成五合一機械人。後來兒子大了,不再玩超合金,我便把所有百獸王玩具留起,來英國之前,我更放在倉裡,好好保存。對我來說,那些百獸王超合金,包藏了我和兒子的童年。

電影唔係唔好睇,不過後半段有點荒腔走板,將現實世界與幻想世界的互動變成男女權的鬥爭,甚至冒出了對「父權」的鞭撻,又回到了男/女性別定型的問題。不過,最後一場戲,Barbie與創造者關於意思的對話都幾有意思,整部電影其實由Barbie意識到「死亡」而引發「存在焦慮」開始,到成為「人」創造意義作結。我從來冇玩過Barbie,所以電影中很多符號我是搞不懂的,返屋企之後睇返幾個youtube補課,先知道導演用了大量Barbie的符號,例如不同年代、不同種族和不同職業的Barbie,甚至有懷孕Barbie等等。

將這些符號放入今日世界,有哪些文化符號對青少年形象的建構至為關鍵?來英初期,寄住朋友家中,有機會與他們九歲的女兒相處,原來現在很流行的遊戲叫Roblox,她們很投入培育Roblox世界中代表自己的Avatar,這些遊戲世界對將來又會帶來什麼的改變?如果還有通識科,我肯定會請學生做觀影報告。


原來英國的玩具店有咁多Barbie,睇完套戲先留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