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4日 星期日

約拿

今日經課的舊約引題,是約拿書3章10至4章11節,內容提到約拿很不喜歡尼尼微,很希望上帝降災到那城,但尼尼微的人聽到先知的訓誨,離開惡道,終得上帝的憐憫,上帝也不再降災與他們。最精彩的部份,是約拿不服上帝的決定,向上帝發脾氣,那種發脾氣的方式,好像小孩的哭鬧,向父母說:你咁唔公平,打死我算啦,當冇生過我啦。約拿的個性其實很有童趣,他真的向上帝求死,說:「現在求你取我的命吧!」表面上,這句話反映約拿的反叛,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他很清楚上帝的心腸,他並不是真的求死,只是發晦氣吧了,而且他都幾有信心,上帝不會真的要他死。

最搞笑的是,他跑到山上(如果不是高地,他又怎能看尼尼微城被懲罰),搭一座棚,還覺得上帝會站在他那邊。如果祢是公義的,沒有理由放過尼尼微城的人啊。他大概這樣想。嗱,在我和尼尼微人中間,祢會救哪一個?約拿給上帝的難題,就好像問上帝:阿媽同老婆一齊跌落海,你救邊個先?就在約拿坐在棚裡等公義彰顯、上帝降災到尼尼微的時候,棚的旁邊長了一株蓖麻,蓖麻越長越高,蓋過了約拿的頭,替他遮風擋陽光。約拿心想,上帝還是選擇了我,這次以性命威脅上帝,我贏了,尼尼微人都去死吧。那個晚上,約拿大概以勝利者的姿態入睡,夢中還有上帝的呵護。怎知到了第二天,蓖麻上出現了一條蟲(不知是否秋行軍蟲?或者是Lambton worm?),竟然把蓖麻蛀蝕了,太陽把約拿曬得半死,這一次,約拿重施故技,再跟上帝賭氣:好吧,你弄死我算了。那時候,約拿還是抱著那種不是尼尼微人死就是我亡的心態。上帝苦口婆心向說:你都愛惜不是你所種的蓖麻啦,更何況尼尼微城裡有千千萬萬的人和牲口?

約拿太被寵愛,不知不覺中扮演了上帝的角色,成為公義判官,甚至以生命脅迫上帝執行約拿認為的公義,雖然如此,上帝展現的卻是無比溫柔,循循善誘,借一株蓖麻讓約拿反思生命的貴重。約拿最後想什麼,我不得而知,或者他對尼尼微人仍恨之入骨,但上帝不斷以愛化解約拿的恨意。

約拿的書舊約引題,呼應著今日福音經文。耶穌講天國好像葡萄園主人雇人到園裡做工,不論工時長短,葡萄園主人都給工人一樣的工錢,於是最先工作的人便抱怨:好唔公平囉,我哋日頭猛做、日曬雨淋,同佢哋只係做一個鐘,竟然同一個人工?葡萄園主人回答:因為我作好人,你就紅了眼嗎?(馬太福音20章15節)。其實,當先到的工人與葡萄園主人討價還價的那刻開始,工人便扮演了主人的角色,所謂的公平,是金錢上多勞多得的計算,但這樣的計算不容於天國,因為有了多勞多得的計算,人與人之間便有了競爭、劃分了高低和階級。而且,多勞多得的金錢回報有可能取代在葡萄園工作的內在價值,例如摘葡萄的愉悅、葡萄樹下乘涼的快慰、在葡萄園中與主人閒談的快樂等等。這個天國比喻並不是說金錢回報不重要,耶穌都說明了主人按約定給先來的工人一錢銀子,主人沒有虧欠誰,只不過主人的慈悲心並不以工人的勞動多少而改變。所謂的不公感覺,更多是來自於妒忌和比較,有時候也是出於爭寵。

讀到這裡,我又想到現代世界對農夫很不公平,耕田很辛苦,賺到的錢也很少,如果全世界的農夫都罷工,受害的只有那些四肢不勤、五穀不分的都市人,但農夫仍然默默耕耘,就如台灣那套《無米樂》呈現的,他們在種田的過程中享受了金錢不能給予的樂趣和意義,他們就像那些沒有埋怨而先來的工人,我不想太浪漫化種田這回事,無論農夫如何能享受無米之樂也好,我們都應將他們應得的工價回饋給他們,而不是把他們僅有的都套去,送給那些在廣場閒站的人。


後話:在超市見到社區小店及慈善義賣,一方面覺得是社群共生的力量,另一方面又覺得矛盾,如果沒有巨無霸超市,社區能否養活更多小攤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