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教師Paul食古不化,沉醉在過去的世界卻對現實不聞不問,他的人生差不多都在Barton Academy度過,在那裡讀書,大學中途輟學又回到母校任教,連校長也曾是他的學生,可想而知學校等於他的人生和世界,雖然如此,他卻是典型的Old Seafood,只會引經據典嘲諷學生,所以教職員和學生都討厭他,不過順著故事發展,我們便會知道他才是最討厭自己的人,亦因此對他產生同情。
15歲的Angus天資聰穎卻生在破碎的家庭,母親再婚,後父不希望Angus做電燈膽,臨近聖誕才被告知要獨自留校,孤絕、被遺棄,老師Paul成為他在校園的監護人,但Paul慣於孤獨,完全不解青少年的寂寞,聖誕假期仍以軍訓方式監管Angus,令Angus倍䑁難受。至於廚娘Mary,她的兒子本來是學校的高材生,但70年代美國非裔家庭收入微薄,不足以負擔兒兒讀大學,兒子於是轉讀軍校卻在越戰中陣亡,Mary為了記念亡兒,遂決定一個人在學校過聖誕。
Paul、Mary和Angus,三個被世界遺棄的人,兩星期的共處卻產生了類似家人的情誼(父、母、兒子),每一次衝突,都成為坦誠交流的機會,聖誕假期學校體制暫時消失,三個人也漸漸放下在學校體制扮演的角色(敎師、學生、廚娘),三個人一起共享聖誕晚餐的時候,四目交投之間只有生命故事,傷害、軟弱、失落、遺憾、渇望被愛......。正如Paul對Angus說:I find the world a bitter and complicated place and it seems to feel the same way about me. I think you and I have this in common。
人與人的坦誠相處是兩刃相交,眼界開闊錬成人生智慧,最後或去或留已不會構成失落與遺憾,重點境隨心轉,只要是自己決定的,便要好好走下去,用行動令決定變得有意義。可能我今年也是自己一個人過聖誕,看得很有同感,再加上電影配樂:如Cat Steven的The Wind、Artie Shaw的When Winter Comes,都令電影帶著濃濃的聖誕氣息:一個人的冬夜也可以很溫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