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31日 星期二
播種
2023年10月30日 星期一
輪種
1. 茄科:番茄、茄子、椒、薯仔等;
8. 禾本科:粟米、高樑、稻米等
2023年10月29日 星期日
澆水
2023年10月28日 星期六
泥土
2023年10月27日 星期五
野性水田芥
終於寫好西洋菜/水田芥的文章。越發掘英國的水田芥歷史,越覺西洋菜可愛。分享如下:
英國人稱它為水田芥(Watercress),意思是在水中生長的小菜,在歐洲有很長的食用歷史。相傳古希臘命令士兵吃水田芥防疾,克里特島的人吃水田芥催情,羅馬人認為水田芥能治秃頭和壞血病,這些習慣亦非迷信,水田芥確實含豐富的維他命C ,能增強抵抗力。第一批種植水田芥的,大概是中世紀的愛爾蘭僧侶。愛爾蘭多溪流湖泊,適合水田芥生長,愛爾蘭僧侶認為麵包配水田芥是最純潔的食物,多吃使人得智慧、令人成聖。一海之隔的英國人,亦有採集水田芥的習慣,William Hamilton的《採集水田芥的人》(The Watercress-Gatherers)呈現了18世紀英國的鄉郊景致。畫中的少女右手拉著裙擺,彎身採集水田芥,然後將水田芥放到拉起的裙擺之中。她凝望岸邊的女童,女童雙手拿著藤籃,準備接過水田芥。此情此景與詩經的《關雎》有異曲同工之妙,Hamilton大概正雲遊英倫鄉野,見到河洲之間淑女正採收野菜,觸景生情,便畫下如此美景。採收野菜,不分古今中外,都能喚起人類原始的慾望。
英國工業革命後,城市居民的收作增加,已不滿足於只吃薯仔和麵包,新鮮蔬菜的需求伴隨經濟發展而來。踏入19世紀,居於肯特郡(Kent)的農夫William Bradbery看見商機,便嘗試將野生的水田芥變成商業農作物,在湖畔溪流大規模種植水田芥。受惠於工業革命帶來的交通網絡,不耐存放的水田芥可即日從肯特郡送到倫敦的菜市場,到了1820年,Bradbery擴張種植規模,在倫敦東部的Westy Hyde租下五英畝(five acres)湖泊種植水田芥,往後幾十年,水田芥沿鐵路由南至北,開拓了曼徹斯特、利物浦、約克,甚至愛丁堡市民的新鮮蔬菜市場。1851年,水田芥成為水晶宮博覽會的展品,水田芥增加英國農夫的收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帶動農村和城市的農產貿易。為紀念水田芥的貢獻,其中一條1865年啟用的鐵路甚至以水田芥命名(Watercress Line),全長17公里,至今仍開放作觀光之用。
英國人吃水田芥不像香港人吃西洋菜。香港人吃西洋菜,不論是火鍋、煲湯或煮西洋菜蜜,必以高溫烹調,去除十字花科獨有的嗆辣之味,而且水田多病原體,生吃西洋菜隨時染病。然而,英國人吃水田芥,必定生吃,取其獨特的芥末之味(這也觸釋了為何將cress譯作「芥」而非「芹」)。在英國買水田芥,包裝上會標明是否辛口(Peppery)。維多利亞時期,水田芥三明治是很普遍的早餐(就如愛爾蘭僧侶的聖人食物),但隨著水田芥產量產加、菜價下降,麵包反而比水田芥昂貴,買不起麵包的基層市民只能吃水田芥充飢,所以水田芥又被稱為「窮人麵包」(poor man’s bread)。20世紀兩次世界大戰,英國糧食緊張,本地生產的水田芥成為新鮮蔬菜的主要來源。不過,採集水田芥需要大量人手,戰後工資上升加上菜價下降,入口的蔬菜越來越多,水田芥失去了昔日的光芒,種植水田芥的面積不斷縮減。
到了2004年,英國的水田芥農夫為了救亡,發起一場宣傳運動,鼓勵消費者支持本地農產。宣傳品形象非常鮮明,一絲不掛的女模在水田芥田中,捧著水田芥遮胸,笑容燦爛,邊旁加上「不只是碟邊菜(Not
just a bit on the side)」的口號。奔放的女性形象呼應著水田芥的原始野性,英國的氣候環境適合水田芥生長,四季不斷,對環境友善,符合永續的原則。因此,水田芥不只是可有可無的沙律配菜,而是關係本地農業和環境的重要農作物。宣傳運動非常成功,水田芥再次受到英國人青睞,農量漸漸回升。去年11月,我初到英國參觀巨石陣,順道遊覽Salisbury
Cathedral、希望一睹影響人類歷史的《大憲章》(Magna Carta)時,看到那裡的河溪長滿了水田芥,那些涉水採收西洋菜的片段又重現腦海。
2023年10月26日 星期四
地方與記憶
2023年10月25日 星期三
談天說地
2023年10月24日 星期二
寒意
2023年10月23日 星期一
也無風雨也無晴
2023年10月22日 星期日
原點
2023年10月21日 星期六
海馬
暴風Babet離去,海邊的燈塔被海浪砍了頂,白沫淹蓋了海邊小鎮,素來羨慕住在海邊的人家,但暴風之下,還是慶幸自己遠離海岸,大自然溫柔的時候,總想投懷送抱,一旦發起烈怒,不是人人能受,還是敬而遠之較好。
風平浪也靜,天空一片澄藍,遠眺北海一望無際,又忘了昨天風浪如斯暴怒,是誰惹了風浪之氣?
螢幕彈出2016年今日的照片,抽穗的粟米整列倒下,如被炮火狂轟的士兵負隅頑抗,葉片如亂髮在狂風中舞動,場面悲壯。我記得很清楚,那個把粟米整列推倒的狂風叫「海馬」,受過「海馬」的教訓,才知道秋颱的厲害。
2016年並不順利,鄉土課程才開始不久,責任很大,時常忐忑。第一次見基金會會長時便被問到,如果學生沒有收成怎麼辦?我笑說,不會沒收成的,植物滿田皆可吃,辨識什麼是可吃野菜也是學習。表面嘴硬,其實心虛。課程開始便戰戰兢兢,常望天打卦,希望風調雨順,五穀豐收,對資助方、學生、老師、家長和自己都有交代。
然而事與願違。第一,自己經驗不足、功力未夠;其次,土壤肥力不足,還要花時間堆肥養田。課程於春天開始,清明多雨,開坑太深,土壤水份太多浸死種子,粟米發芽率不足,收成是有的,但數量不多、且有點營養不良。踏入9月,暑假後學生再落田,上天給我第二次機會。秋天乾爽氣候溫和,風季已過,只要按時澆水、多造堆肥,一切事在人為,收成指日可待。
粟米果然聽教聽話,到了10月中長得比我高,開花抽穗個個趾高氣揚,看著一整列的深綠的粟米,真有點老懷安慰。那列粟米不單是吃得進肚子的食物,還代表著一種抽象的自我滿足、夢想的實現。說了多年要和學生一起打理一片農地,從幻想到現實,一步一步慢慢走出來的路,眼前就差不多到終點。那種感覺就像運動員每天練習,終於落場比賽終點在望。不用跑得最前,要求能跑完全程。
然而,2016年的今日,「海馬」竟然穿過南中國海,直撲香港。我曾經幻想,季候風可以抵住颱風,將「海馬」送走,可惜願望落空。還在掛三號風球時我寫了一封電郵給同學,寫道:
「在我發出之前的電郵後,天文台發出黃色、紅色及黑色暴雨警告,
過了不久,我收到同學的回信,說:寧願不放颱風假,不能讓自己的農作物毀於一旦。
另一位同學說:「上學的人去努力學習,上班的人希望升職,每天處身於忙碌之中,
最後,「海馬」還是把粟米都吹倒了,但我感謝「海馬」,因為活在城市的我們,或者從「失收」中學到的,比收成學到的還多。
種人,比種田更重要。
2023年10月20日 星期五
電影發燒友
2023年10月19日 星期四
北美雲杉
2023年10月18日 星期三
野化西洋菜
自從跟西洋菜老農羅海東先生訪談後,我便不時到川龍問他種西洋菜的技巧。川龍村與一葉農莊可算是一衣帶水,川龍村與一葉農莊所處的林村谷都位於大帽山,川龍在山脊、林村谷在山腰,雨水積存在山體岩石之間,滙流成林村河,沿山而下抵達海口,便是大埔的吐露港。我每次跟海東叔見面,他都送我西洋菜,說太多賣不了、吃不了。我多拿了也不好意思,便請海東叔給我連根的西洋菜,好讓我移種到一葉農莊。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應好好把握機會承傳西洋菜的種植技術。
海東叔說,過了中秋便可以移種西洋菜。我按照海東叔的做法,以旱種的方式種西洋菜,為方便澆水,我和學生選了一片四面有坑水圍繞的田畦,除去所有雜草後便將帶根的西洋菜苗插種,之後每天澆水,替西洋菜苗保濕。然而過了幾星期,西洋菜苗沒見起色,莖葉發紫,看起垂頭喪氣,我跑到川龍村向海東叔求救。海東叔說,大概是澆水不足。那年香港入秋後天氣仍然炎熱,叫我要多澆水替西洋菜降溫。川龍村位於大帽山脊,溪水清涼,很適合西洋菜生長,但一葉農莊的坑水混濁、流動較慢,日照令坑水溫度升高,亦未必能幫西洋菜降溫。我唯有改變澆水時間,每天提早澆水,黃昏前再澆水一次。過了一個月左右,天氣轉涼,西洋菜漸見起色,但與此同時,田上的雜草也乘虛而入,滿田蔓生,我來不及除草,西洋菜很快便失去了生長優勢,被雜草掩蓋。紙上談兵很容易,落手落腳才知道魔鬼細節。種西洋菜,是喜歡它的野性,只要在移苗初期稍加照顧,西洋菜便能蔓生於整片田野,但在我的田裡,西洋菜未能贏在起跑線、更輸了在終點。算吧,或者一葉農莊不宜種西洋菜,我還是專心種其他作物,免得顧此失彼。
轉眼又過一年,我都差不多把西洋菜忘了。到了2020年初,我在農田外的林村河漫步,赫見河床亂石之間長出一片片翠綠,那不就是西洋菜嗎 ?一直以來,我都知林村河上游有農夫種西洋菜,但從來沒見過西洋菜蔓生在亂石之間,大概是打颱風,把上游的西洋菜苗沖到中、下游,西洋菜莖葉落石頭門的隙縫,生根長葉,變成河上的一片綠毯。我跟附近街坊和學生分享新發現,大家立即拉起褲筒,赤足漫過河水,俯身彎腰去摘西洋菜,傳出陣陣笑聲,看到此情此景,我想起詩經《關雎》的「參差荇菜、左右流之;參差荇菜,左右采之」,不論古人和今人,活在自然之中,自有其樂無窮的理由。有同學發現,在西洋菜之間,有顆黑點緩緩挪動,看來有點像水蛭,但小黑點沒有水蛭那種伸縮自如的口器,我們再靠近一點察看,清楚見到兩雙手腳和一條扁平的尾巴,好像是未脫尾的蝌蚪,但見小黑點尾巴扁平,便知道我們碰見了香港的原生兩棲動物—香港瘰螈,大概是入春以後瘰螈媽媽黏附在西洋菜上產卵。河道中的西洋菜,除了是人類的食物,也是水生動物的棲息地。當西洋菜回復自然的野性,我們也感受到農耕之前人類祖先的野性,仰賴自然享受採集之樂。
2023年10月17日 星期二
學下種嘢
2023年10月16日 星期一
田邊故事的敘言
躬耕於一葉農莊,是一場緣份。2015年夏,鄉土學社在打鼓嶺昇平村舉辦為期兩天的歷史藝術展覽,我在其中一個工作坊認識了阿洋,閒聊間他說在林村見過我,然後又談起他在林村新塘有一片農田,原來是街坊,於是我便提議找個時間到田裡拜訪他。 9月某個早上,我離家走到對面巴士站,然後在巴士站邊的小路走到農田,只不過5分鐘路程,那時候農田還沒有名字,阿洋正在種白菜,泥土顏色淺褐,阿洋見到我,請我到朴樹下稍歇。朴樹下除了我和阿洋,還有蓋上防水布的堆肥。我跟阿洋說,農田壤土似乎不足,不如我將鄉土學社過剩的廚餘送到這裡,我幫忙收集乾料造堆肥,一起復育這裡的泥土?阿洋接納我的提議,讓我到農田做助手。人和土地,日久生情,離家只有五分鐘的路程,從復育泥土開始,我札下了根。有一天,有人提議要為農田取個名字,阿洋和一位街坊的孩子名字中剛好有「一」字和「世」字,他們問我是否都加上我孩子的名字,我說不用了,你們各有一子一女,已經可以代表所有人的下一代,如果要我加的話,就在「一」和「世」的上面和下面,都加上「草」(花頭)和「木」,寓意我們的兒女都能寄居於草木之間。於是,農田便有了自己的名字:一葉農莊。
2016年春,在伍集成文化教育基金的支持下,一葉農莊迎來第一批中學生,他們來自不同的角落:先是將軍澳的寶覺中學和何文田的順德聯誼總會胡兆熾中學,之後是大埔的救恩書院、九龍塘的真光中學和粉嶺的田家炳中學。2016年至2022年的六個寒暑,我們一起堆肥、翻泥、播種、澆水、除草、培土、紮棚,然後收成,將實實在在可以吃的學習成果帶回家和學校,跟親友和師生分享。收成非必然,我們學種田、也學做人,遇到早春農地結霜、初夏大旱坑水枯竭、盛夏颱風不斷、深秋漫天煙霞、入冬仍然翳熱的時候,我們便知道人類的生活終究離不開自然,與自然共生是唯一的出路。有些同學雖然中學畢業了,但對林村和農田的情懷不減。我們撫今追昔,希望知道林村以前的農人,是如何仰賴土地和自然資源種田的呢?我們能否從他們身上學習與自然共生之道?
住在田邊,便有近水樓台之便,我們從一葉農莊的田主陳太開始,了解這片農田的過去,原來這裡曾經種過淮山,之後村民移居英國,才將農田租給花農。七、八十年代,很多林村村民離鄉別井,到英國和歐洲謀生,一別經年,到2000年左右,他們又回到出生的地方,渴望落葉歸根,李太便是其中之一。村民閉門一家親,陳太和李太是親戚,陳太是一葉農莊的田主、李太是我家的業主,但談起耕種,大家都是朋友,沒什麼主客之分。李太是留種和培苗達人,她知我愛種田,經常給我菜苗和種子,洛神花、秋葵、番薯葉、節瓜、魚翅瓜、竹蔗等等,我最珍惜的,是她給我的豆角種子。她告訴我,那些不是普通豆角,而是林村獨有的「珠豆」。李太移居英國多年,回港後發現年近古稀的叔婆仍在山頭種菜,她一看到叔婆種的豆角,便知道不是街市買到的豆角,而是她小時候在林村吃的「珠豆」,與街市的豆角相比,「珠豆」顏色青白,豆莢粗壯、豆粒飽實,很適合燜豬肉,飽吸肉汁後豆莢鬆軟而有豆香。李太問叔婆拿了些種子,之後不斷留種,至今不斷,而一葉農莊種的豆角,就是李太給我的「珠豆」種,我也秉承村民的做法,自行留種、代代相傳。
種田的人喜歡彼此幫忙,經過一葉農莊,繞過蘋婆樹,便是譚生譚太的田了。譚生譚太已退休,但熱愛自然,用友善方法耕種,我們很投契。一葉農莊多壯丁,每到週末,便有很多少年人落田,我們有時見到譚生譚太的田需要人手,我們便會過去幫忙,除草、斬樹、搬搬抬抬等,人多好辦事。相反,一葉農莊沒有自來水和電,很多時候都要人手打水,2018年5月香港大旱,溪流枯竭,譚生譚太便用抽水機從林村河抽水給我們灌溉之用。我們彼此照應,互補不足,特別是疫情期間我們分享農產,又將農產送到農墟。疫情期間我也認識了藝術家陳禹騫先生。事緣朋友在網上看到徵二手單車的留言,我們家剛好有多一輛單車,非常少用,與其閒置,不如送給有需要的人,那位村民便是陳禹騫先生。自此以後,陳生會來田裡探我,我也會送菜給他,他邀請我和學生到他的家參觀,我們大開眼界,他將以前的農村生活揉合到藝術創作,所以我們便邀請他成為其中一位田邊故事的主角。
同學本來互不相識,因一葉而結緣,組成「鄉土同學會」,他們遊走林村,與街坊訪談,聆聽村民的經歷,記錄每一段落地生根、落葉歸根的故事。歲月悠悠,人來人往,每一次相遇而生的連結,如植物一樣,都讓我們穩穩札根在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