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種田時,老師教我們播莧菜和菠菜種,他將黑頭般細小的種籽放在掌心,然後左右搖動,動子無形無聲地掉到田上,不論我如何瞪大眼睛,就是看不到種子的墜落,但老師堅定地表示,種籽已平均落在田上。老師示範完,到我們播種了。因為我們完全沒有播種經驗,老師建議我們先將砂土混和種子,令種籽更平均散佈於田上。雖然混合了砂土,但發芽後才看見田畦像癩痢頭,東一撮、西一執。播種的動作看似簡單,但要練就均勻的陰柔之力,要花些時日。
播種的方式一般分為三種:點播、聚播和散播。
不論點播或聚播,都要先用小鋤頭在田畦開坑,坑與坑的距離要視乎農作物茁壯時需要的空間,坑的深度約2至3寸,然後灑水、確保泥土濕潤,之後便將種籽平均放到坑裡。這是很需要耐性的步聚,種子越小、需要的專注力越高,種田的人指頭通常又大又鈍,每次只拿一粒蘿蔔種子其實很費精神。然而,為了節省些種子及減少疏苗的功夫,點播是基本功。
聚播和點播相近,同樣要開坑,但以兩至三粒種子為一組,我通常以聚播的方式落粟米種,因為很久以前讀《半農半X》時記得作者塩見直紀說過:「以前農夫種豆,一定是一次三粒;一粒給空中的小鳥,一粒給地上的蟲兒,一粒給自己。」簡單來說,就是發芽率有三份之一,已經要滿足。那時我剛好學種粟米,便如此實踐,如果發芽率高於三份之一的話,我便將疏出來的粟米苗種到其他田畦。根據過去十多年種粟米的經驗,以聚播方式落粟米種子最合適。此外,聚播很適合已風乾經過防霉的種子,若在旱季播種,便先在坑裡灑水,再放種子,然後以乾土和乾草覆蓋;若在雨季播種,便返過來將乾草放在坑底,才覆蓋泥土。
最後就是散播,即最傳統的撒種。對於不用疏苗的農作物,散播是最有效的方法,就像之前提及的通菜及莧菜,它們的特徵是苗期短、收成快,它們對於生長空間的要求不高,擠在一起也快樂成長,就如櫻桃蘿蔔和甘筍。此外,我通常會以散播放式培苗,然後才根據農作物的生長需求疏苗移植。
還有一種方法,我最喜歡,就是在田畦中挖洞,直接將種子放到洞中,可惜能夠這樣播種的種子不多,主要是豆科種子,粒粒圓潤飽滿,很容易便能放到洞裡。有些農夫會在洞上加一個玻璃瓶替種子保濕,但我比較疏懶,亦沒有足夠的玻璃瓶,所以沒有試過。
刀豆種子是我種過的農作物中最大粒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