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日 星期一

秋天的葵

不論樹葉和花型,秋葵和洛神都像田中的姊妹,葉片如掌,表面有些硬毛,都是錦葵科,端午左右播種,不怕熱、愛日照,生得高、長得快,大約兩個月左右便開花,洛神開紅花、秋葵開黃花。秋葵花落之後一隻隻指頭從葉下伸出來,所以又叫Lady's Finger,大約5至8厘米便要快快收成,否則再長一些便會纖維化,咬不斷,味同嚼蠟,更麻煩的是秋葵表面的絨毛會長成刺,收成的時候札到手指又痕又癢。雖然道理易懂,但秋葵一到收成季節,結果既多且快,而且秋葵不像洛神花,洛神花是萬綠叢中一點紅,但秋葵卻甘於平淡,除了結朵黃花吸引昆蟲授粉之外,其餘時間都是淡然地綠,所以農夫要在綠色中找綠手指,有時好像在海中找水母,很容易看漏眼,兩天沒收成的話,淑女手指變成羊角,那時候農夫只好由得秋葵繼續長大,直到熟透,之後放在太陽之下曬干,取其籽作留種之用。

秋葵的策略非常成功,我每年留起的種子足夠幾年之用,所以農夫之間很喜歡分享秋葵種子。我們第一年學種田便種了秋葵,當時種的是兩個品種:印度原生種紅秋葵和普通的黃秋葵。原生種的印紅秋葵由一位做機艙服務員的朋友從印度帶回來,她當年好像參加了Navdanya的工作坊(不肯定我有沒有記錯),回來之後歡天喜地跟我們說她到西天取農經的故事。原生種秋葵的個子較矮,豆莢嫣紅,又粗又圓,很難想像是Lady's finger,勉強地想的話,也可以叫流血中的Fat boy's finger。與普通黃秋葵相比,原生種秋葵更易老,纖維更粗,收成的時機更重要。不過,當市面上都是又瘦又嫰綠的秋葵的話,那些又粗又紅的原生種秋葵反成了奇葩,物以罕為貴,價錢也可能提高一些。

秋葵多產粗生,耐熱耐旱,從盛夏到深秋都有收成,不過要求高一些的話,多澆些水,秋葵的潺會清淡一些,多除去底部葉片,讓能量集中在開花的枝葉,秋葵又會甜脆一些。我的兒子愛吃我種的秋葵,每到夏天,我便會採收秋葵給他們。簡單滾水燙後放涼,加上胡麻醬,兒子便大叫好味。有時胡麻醬吃膩了,便改配蒜泥和豉油。複雜一點的話,秋葵炒蛋也非常美味,我有時候更會以秋葵濃稠的汁打芡,方便又健康。

因為自種自食,一到秋葵收成的季節,為免浪費,差不多每一晚都有一道秋葵的餸,有些懂中醫的朋友告誡我,秋葵性涼,多吃無益。但又有些朋友悄悄跟我說,男人多吃秋葵,以形補形,多吃無妨。我似懂非懂,但到了英國之後,看到當年(2012)今日的照片,才驚覺一年沒吃過秋葵了,實在有點懷念秋葵的味道。


洛神花


黃秋葵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