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30日 星期四
共患難
2023年11月29日 星期三
初雪
2023年11月28日 星期二
小村物語
2023年11月27日 星期一
重新享受沖暖水涼的快感
2023年11月26日 星期日
走路
2023年11月25日 星期六
宅在家
2023年11月24日 星期五
黑色星期五
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苗床
2023年11月22日 星期三
返工
2023年11月21日 星期二
監考時想到的事情
2023年11月20日 星期一
一桿入洞
2023年11月19日 星期日
善牧
2023年11月18日 星期六
豆都識跑?
2023年11月17日 星期五
光影古城
2023年11月16日 星期四
松杉
2023年11月15日 星期三
考試
2023年11月14日 星期二
奇蹟之粟米
2023年11月13日 星期一
種豆
2023年11月12日 星期日
毋忘
2023年11月11日 星期六
講下無聊嘢
寒風、金暉斜照,為冬日添上幾分淒美。
2023年11月10日 星期五
虞美人花
踏入十一月,街上的英國人都戴上了虞美人花(Poppy Flower)的飾物,以胸針為主,紀念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陣亡的英軍。
以前在香港,提起Poppy Flower,便聯想到罌粟花,罌粟花是鴉片的原料,怡和洋行的標記就是罌粟花,藍色的花萼綻放五條艷紅花蕊,有人說怡和洋行(以前叫渣甸洋行Jardine Matheson)靠販賣鴉片起家,於是以罌粟花為記號。後來才知道,Poppy flower是虞美人花而不是罌粟花。
今年四月我初到新城,剛好是英國花季,我在飽覽湖光山色之際,看到山徑旁長出圓形花朵,隨風搖曳,非常坦蕩、毫不矯情。我靠近細看,艷紅花瓣中藏著四個圓點,有如黑色的十字架浸淫在鮮血之中。紫色放射的花蕊頂著黃色的中心,黃紫黑紅、層次鮮明,那是我第一次在野外看到虞美人花。雖然虞美人花同樣是罌粟屬,但同屬不同種,與鴉片無關。
據說英國前首相卡梅倫於2010年11月訪問中國,因為正值英國國殤紀念日,於是全體英國官員便戴上了虞美人花的胸針,但中國官員卻認為虞美人花是罌粟花的一種,令人聯想起「鴉片戰爭」的中國國恥,於是要求英國官除下胸針,英國官員當然拒絕中國的要求。如果換作今天,不知又會引起什麼外交風波了。
將Poppy Flower譯為虞美人花,很有文學意味,單看花名,還以為是中國原生植物,因為虞美人就是楚國美人虞姬的意思,《垓下歌》那句「虞兮虞兮奈若何」悲狀無名,據說虞姬自殺後血染泥土,地上長出了血紅的花,為紀念虞姬對愛情的忠貞,於是以「虞美人」命名。然而,Poppy Flower從何時傳入中國?什麼朝代開始以「虞美人花」稱呼此花?中國古人能否分辨虞美人花和罌粟花?我還需要時間查證。無論如何,虞美人花是起得很好的名字。
至於為何英國會以虞美人花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陣亡軍人?那是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軍人在法國和比利時邊界開闢戰壕,而挖掘戰壕的田野,正好長出了紅色的虞美人花海。究竟是虞美人花的出現,預示了軍人的命運,還是陣亡軍人的鮮血,化作艷紅花海?後來John McCrae寫了一首題為In Flanders Fields的詩,以盛放的虞美人花襯托悲壯的軍旅生活:
In Flanders fields the poppies blow
Between the crosses, row on row,
That mark our place; and in the sky
The larks, still bravely singing, fly
Scarce heard amid the guns below.
We are the Dead. Short days ago
We lived, felt dawn, saw sunset glow,
Loved and were loved, and now we lie,
In Flanders fields.
Take up our quarrel with the foe:
To you from failing hands we throw
The torch; be yours to hold it high.
If ye break faith with us who die
We shall not sleep, though poppies grow
In Flanders fields.
明天便是11月11日的(國殤紀念日),今天英國的學校提前一日和學生一起紀念陣亡軍人,我也翻箱倒籠,將幾年前在香港買的虞美人花胸針找出來,紀念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為保護香港而捐驅的軍人。
題外話:這幾天鬧哄哄的新聞,便是明天在倫敦舉行的支持巴勒斯坦遊行,我認識的本地人私底下對此遊行甚感不滿,認為在英國國殤日舉辦支持巴勒斯坦的遊行,是不尊重英國的紀念傳統,內政部長Braverman更撰文批評英國警方,不應批准在英國國殤日舉行相關遊行。一石激千股浪,Braverman的文章又引起各界圍攻,認為她干與警察的獨立性,甚至向首相Rishi Sunak施壓,立即辭退Braverman內政部長之職。其實,我心底裡頗佩服Braverman的敢言,雖然她偶有失言,但她率直的言論其實代表不少本地人的心聲。
2023年11月9日 星期四
自種自食
相識是一場緣份。
談到緣份,很多人想到的都是男女之情,但社群的相遇,談得投契、能成為交心的朋友,其實不分性別,可以是很浪漫的事情。
我稱呼慈善店的經理為大家姐,她做事運籌帷幄,打點一切,我們聽她吩咐,上架下貨收銀執拾店面,當義工的三小時沒有什麼空閒時間,也不常傾閒偈。於是,當大家姐請假不在店時,我和拍檔P便會東拉西扯,東方哲學深層國家陰謀論電影文學,無所不談。
今天早上到慈善店,只看見P,我隨口問大家姐是否請假,他說對啊,只有我們兩個。我估計自己的嘴角掀了一下,難掩開心之情。其實大家姐不在,變的不是我,而是P。在我面前,他可以毫無顧忌談自己對時事的看法,他經常說,身為白種男性,他說話要非常小心,有時甚至過份小心而活得痛苦。
敏感的話題在這裡不多談了,只能說他不信任政府和政客,特別是疫情之後,政府對人的管制更加嚴格,即使在民主國家也沒有例外。一輪閒聊,他談到政府對農民的剝削,英國農民的生活越來越艱難,我便跟他分享香港的農地保育運動,分享糧食自主的重要性。如果要重奪生活的自主,必須從飲食開始,自種自食、建立互相滋養的社群,減少對政府的依賴。
原來P的祖輩在英國東北是地主也是農民,世世代代務農維生,但大約100年前,祖父轉到礦坑工作,其他親人變賣土地投奔美國,他繼承的只有半個足球場大少的花園。雖然如此,他從來沒有從祖輩身上學過耕種的事情,對他對說,那個花園只是負擔,每年都要花錢花力氣除草和打理。
聽到他的分享,我問他有沒有看過Scott Nearing的The Good Life(中譯《農莊生活》),Scott就是不滿美國的政治環境,於是隱居山林,一邊種楓樹製楓糖,另一面與年青人分享依賴土地的自主生活。我鼓勵P,與其坐困愁城,不如透過行動,從自身開始帶來轉變。我很樂意助他一臂之力,在他那半個足球場大少的花園,開展自種自食的旅程。
我看到P的眼睛通紅,並感謝我讓他知道2024年要做的事情。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說,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我近日覺得,來英國之後對超級市場的依賴多了(微薄的收入是主要原因),但我並不滿足於此。我一直希望可以做社區和農地保育的事情,所以才參與不同的義務工作,希望遇到同路人。
Karl Jung提出「共時性」(synchronicity)的概念,我和P的相遇,或者是匱乏者的互相滋養,也像是植物和真菌的共同演化作用。希望來到英國,我仍能夠和「原居民」合作復育農地,以潤物無聲的方式帶來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