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5日 星期三

考試

七點半出門開車到H鎮,經過處處牧草,爬到坡頂,滿眼田園景色,綠草延到地平線,冬日懶洋洋從地極盡處探頭而出,綠茵金光閃閃,無意間看到如此壯麗的日出景像,我感到無比震撼。上一次看日出,已經是十多年前的事了,那一年盛夏帶學生到內蒙古考察,在呼倫貝爾草原過夜,一起約定要看日出,大家都不知道原來內蒙古盛夏的清晨只有幾度,大家將蒙古包的棉被帶上、裹在棉被之內,後來太陽冉冉升起,大家都覺得任務完成了,趕忙跑回蒙古包希望多睡一兩個小時,可算是敗興而歸。

人生就是如此,很努力完成計劃達到目的地,怎知是盧山煙雨浙江潮,及至到來才知無一物,一切不過如此。因此,人世間的幸福,不在於追求,有求便苦,無求自得,由於無求才有餘裕發現隱藏於幽微的驚喜。

經過一個多月的入職手續,終於成為學校的「監考員」,走到考試室,鴉雀無聲,桌枱井井有條,枱上放了瓶裝水、文具包及計數機,我沒有想過英國的學校如此貼心,但貼心背後,我又覺得貼心過頭,反而減少了學校學習照顧自己的機會。我們以前做學生,沒帶計數機便要承擔沒有計算機用的後果,經一事長一智,每次出門總要檢查清楚是否帶齊東西,學習用筆記簿(現在是手機)做備忘。當然,我初到英國,不知道英國學生是否都要用學校提供的設備,以示公平公正。

監考完結之後,監考員便將開了的瓶裝水丟到垃圾筒,每一場考試丟棄的瓶裝水有幾十枝,這個安排實在令人費解。考試不用一個半小時,即使學生沒有水樽,也不致因口乾而影響考評表現吧,每位學生一枝瓶裝水,意義何在?純粹表現學校的無微不至?如果我是教師,我如何教導學生環境問題、微膠粒導致生態危機?

有朋友跟我說,在英國東北,市區學校的校風較鄉郊學校的差,因為低下層主要住在市內,社經地位較高的反而會搬到鄉效地方,在就近入學的原則下,就讀市區學校的學生有較多行為問題。我沒有機會參觀市區學校,但今天到H鎮監考,學生非常有禮物,學生在考試途中上廁所,我在旁陪伴,他不斷跟我說抱歉,我說沒有問題,上廁所是你的權利。學生舉手加答題紙,全都跟我說多謝。有些低年級學生見到我,用日文跟我打招呼,我便以日文回敬,他們哄堂大笑,非常純真。

主任問我會否很悶?我回答說一點也不。望著學生埋頭寫字,我想起那些年在香港當中學教師的日子,如果不是窗外馬兒自在地在牧場吃草,我還以為自己回到了香港的中學禮堂。曾經覺得這種校園生活很美好,後來發現這種美好很脆弱,師生之間的關係免不了受學校權力制約。學校真是不可思議的地方,不論在何方學生都是一式一樣、幹著差不多的事情,甚至教師望著學生的神情也沒兩樣,凌厲的眼神不怒而威,學生讓渡一部份的自我以求在學校取得某個位置。

我再看著窗外牧場,牧場上的馬兒真的自在嗎?或者牠也不甘被困在牧場之內,我看見的美好只是一廂情願。自由與約束兩者互生,我只希望學生離開學校仍能找到自在的天空。我還是當個監考員、賺些生活便夠了,雖然來到英國,我還未放棄「學校在窗外」的夢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