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4日 星期六

植物的生存策略

觀看植物、細察形態,與植物對話,大概了解它們和其祖輩的生命史。

植物紮根方寸,風吹雨打日曬雨淋默默忍受,長年累月凝鍊出生活智慧,活得過去、便將活下去的奧秘傳給下一代。種子是記憶的倉庫,將祖輩經歷過的風霜都默默記住,無論走多遠,都記得祖輩在那方寸承受的苦難。

環境對植物的挑戰不外乎三者:要跟其他植物競爭資料,主要是陽光和水份;懸崖峭壁河谷深溪叫天不應叫地不聞,資源匱乏形成生存壓力;動物啃食馬蹄答答令寸草不生,對生存造成干擾。
面對競爭、壓力和干擾的環境,植物唯有發展不同的策略應對,力求傳宗接代、繁衍下去。

有些植物和人一樣,面對競爭總想贏在起跑線,如果說種子是植物子孫隨身攜帶的便當,那麼要贏在起跑線的植物,會將更多能量存到種子便當之中,務求種子出發芽、早長葉、早生根、早茁壯,總之一句:快高長大,搶佔先機。只要根深葉茂,便能獲取更多的陽光、飽飲更多的水份,同時抑制周邊植物的生長。如果農田是競技場,粟米便是競爭略的大贏家,我經常跟學生打趣說,人類花七八年時間才長得四五尺高,但粟米只要三個月時間,便長得比某些中一的學生還高。我們經常以人生四季形容生老病死的過程,但粟米的一生只有那幾個月,我有時想,如果粟米能思考有感知的話,它是如何看待日出日落?還是它已經將所有精力能量都投放到生長這件事上,根本無暇欣賞日出日落?

另一些植物很有自知之明,放棄了競爭,寧願忍耐,鬥命長。如果它不幸長在死蔭幽谷的話,它便少吃一些、少動一些、少喝一些,寧願長得慢、也不要死得太快。陽光不常見,但只要有日照,它必須捕捉日影餘暉,葉片於是變得深綠。它既是隱士,但也是陽光的機會主義者。當競爭型的粟米佔據了農田中心的位置時,採取忍耐策略的植物便躲在田邊斜坡水坑的角落,有些甚至偷生於樹蔭之下,所謂小隱隱於野、大隱隱於市,就如芋頭和薑,它們從不介意被冷落,不論何時皆能自處,是自得其樂的隱士。

最後的一種策略,既不急於競爭,也不安於忍耐,它甚至不重視自身的生存,只求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以繁衍為目的。它們就是野草,是田裡最卑微的存在,農夫欲除之而後快,但它們也不與農夫對抗。它們的一生,只求盡快進入成年禮,只要被宰之前開花結果,那麼農夫每一次除草,其實都在為它播種。有些甚至播種的功夫也省了,只留下地下莖,一開二、二開四、四開十六,每留下一節地下莖,便又長出新枝葉。它們看似失敗,但卻是生存遊戲的最終勝利者。它們不需農夫照顧,甚至將農夫的除草行動變成繁衍策略。於是乎,有些農夫以毒藥灆殺雜草,殊不知那是同歸於盡,毒草也害人,最後攬炒地球。

雖然策略上分為競爭型、耐壓型和雜草型,但其實三者可以兼容,很多農作物本來就是雜草,只是多年馴化以後才變得依賴人類。面對逆境,我們也可以向植物學習,保持生命的靭力,留一口氣、點一盞燈。


一葉農莊的青芳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