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為招呼我們,也做了炒麵,吃起來甜甜的,有點像台灣夜市的小炒。閒聊不久,朋友便帶我們拜訪之前在街上遇到的老港僑李生李太。
李生李太定居新城已有六十多年,當年李生從香港到新城,中途要轉八次飛機,李太後來隨丈夫到英國,身上只有十英鎊。他們說,當年移居到英國東北,一去便是二十年,到四十多歲才第一次回鄉(香港)。那個年代沒手機沒通訊軟件,長途電話費用昂貴,寫信是唯一與故鄉保持聯繫的方式,但早年移居英國的港僑很多目不識丁,離開香港之後幾乎是音訊全無,只能託返回香港的親友帶錢帶禮物報個平安,所以當年移英的港僑,是帶著破釜沈舟的覺悟而離開的。
當年英國東北受惠於戰後經濟發展,煤礦及船塢工人工資上升,中餐館成為他們出糧後一家大細消遣的地方。除此以外,行船的上岸,都會到中餐館用膳。李太告訴我們,李生當時是中餐館經理,負責安排門外是長長的人龍入座,一家離開、一家進來,絡繹不絕。李生為人開朗好客,與本地人漸漸熟絡,英語也越說越好。他說,多年前有華人船員上岸到新城尋花問柳,不幸被騙財騙感情,由於言語不通,當地警局也請李生當翻譯員,負責錄取口供及上庭審訊。
一晃眼六十多年,李生李太已經八十有多。我跟李生分享做自然保育義工的經驗,他走到書櫃,拿出一叠市議會通訊,原來李生退休後不斷參與保育工作,有氣有力有技術,是義工界的明星,我真是有眼不識泰山。不單如此,他在玻璃櫃拿出一個獎座,上面寫著Hole in one,即一桿入洞的意思。李生退休後加入高爾夫球會,贏過多個獎項,曾一桿入洞,所以獲頒獎座為記念。
李生李太很清楚英國的政治和社會情況,從戴卓爾到辛偉誠、保守黨與工黨的政策,都有自己的見解。他們看本地新聞、讀英文報紙,朋友大都是英國本地人,但對香港的事情又瞭若指掌,他們可算是少有的能完全融入到英國社會的老港僑。我輩之香港人應該多聆聽這些老港僑的故事,從中尋找保持香港人的文化身份、又能落地生根的生活方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