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當少年撒母耳聽到有聲耳呼叫他的名字時,他便匆到祭司以利的房裡,跟他說:我在這裡。以利也不以為然,大概以為他夢囈吧,跟撒母耳說沒有叫他,便打發他回房睡覺。如是者一連三次,聆聽經文的時候我便想,撒母耳當時有何感受?他會否質疑自己聽錯?有否想過房間有鬼捲在被窩掩著耳朵便算了?又或者覺得祭司作弄他而感到氣憤?另一方面,祭司以利又有何想法?他會否覺得少年人胡思亂想?又或者撒母年故弄玄虛?甚至覺得撒母耳太煩了把門閉上不再理會他?
上主、祭司以利和撒母耳三者在互動,以利和撒母耳每一個回應的方式,都影響著上主和撒母耳的關係,這個片段的重點,是上主三次呼喚撒母耳。作為讀者,我們知道呼喚撒母耳的就是上主,但身為故事的主角,撒母耳並不知呼喚他的是誰。我們非常肉緊,想代入撒母耳的角色,直接回應上主,但我們不是撒母耳,只能期待上主多些耐性,多給撒母耳一次機會。
然後,我又會想:為何上主不派天使向撒母耳顯示傳告信息(就如馬利亞)?為何上主不直接告訴撒母耳祂是誰(就如保羅)?上主與人的相遇,每次都是獨一無二。撒母耳、撒母耳、撒母耳,就如父母躲在房間角落,輕輕呼喚孩子的名字,每一次名字的呼喚,孩子都在學習父母特有的聲線和語調,透過聲音尋找父母的所在,並領悟如何以愛回應。或者,祭司以利也一直等待上主的呼喚,雖然他的時代已經過去,但他仍然相信上主終會發聲,他不單相信撒母耳沒有說謊,更相信上主會親自向人說話,於是他教撒母耳向主說:僕人敬聽。
證道之後,聖樂響起,一起高唱I the Lord of Sea and Sky。優美的旋律,主歌是上主傾吐心事,為世間苦難而煩憂,副歌則是信徙的回應,我在這裡,願和祢同行。一唱一和,互訴衷情,其中一句「I will go Lord if you lead me」深觸我心。下星期寒流來襲,雖走在滿地霜雪的路上,但若有主相伴,雪泥上兩雙足印,於願亦足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