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寒氣迫人,很想繼續躲在被窩,但深知貪睡乃無底洞,多睡五分鐘只是自欺,結果總會睡過了頭,理智戰勝慾望,拉開羽絨被,披上晨褸便匆匆落床,看到飯廳的溫度計只有11度左右,跌破了最室內的最低紀錄,立即開著暖風機、煲熱水,梳洗後沖一杯熱咖啡、吃麵包,望望窗外,原來昨晚下了一場雪,即是說要早些出門處理車上積雪。
若非工作緣故,我斷不會在雪地開車,白茫茫的馬路劃出兩道黑壓壓的車輪軌跡,我小心翼翼沿黑色軌道而行,轉彎時用低檔拖慢車速,繞過山頭,草地的積雪如鵝絨,天際的顏色如遠迼的黑漸變成灰藍,日光又染上琥珀和金黃,一派冬日的田園景致。監考時望向窗外,終於見到穿上紅色背心的馬兒在雪地上踱步,幾株橡樹已抖落一身葉片,動物保暖要多穿幾件衣服,植物過冬則盡量簡約以保存能量,造物真有趣。
談到英國的樹木,常看到樹幹上長滿地衣,聽說地衣是環境的指標,地衣越多代表空氣越純淨,以前在香港見到長滿地衣的樹木,便會大口大口呼吸,現在到了英國東北,地廣人稀,所有公園的樹木都長滿了地衣,也見怪不怪了。不過,若要認真研究,地衣大有學問,《神奇之地》的作者今天說的便是地衣。原來地衣不是植物,而是真菌和藻類的共生體,但如何共生?又為何依附在樹幹之上?作者沒有說明,我要多找些資料才能弄明白。此外,地衣的形態亦多變,仔細看的話,可見殼狀、葉狀和枝狀。
不過,作者提醒我們地衣不一定代表潔淨的環境,例如一種石黃色的殼狀地衣(英文為Xanthorias),在二氧化氮含量較高的環境下仍然能夠生存,而二氧化氮則來自化肥,現代農業以化肥催谷農產,雨水將殘留化肥沖到郊野地區,泥土的氮含量過高使牛筋草(原來英文是Goose grass)等喜歡氮的雜草迅速生長,擠壓原生植物的生長空間,反觀原生植物已適應貧瘠的土壤,以較慢的生長速度達至生存目的,所以無法跟這些雜草競爭。隨著原生植物的消失,原生動物亦失去棲息地,地景和環境徹底改變。
從地衣的出現預測地景的改變,真是一葉知秋。為時已晚也好,為時未晚也好,在可以做的範圍內盡做,其餘的便交給上天和其他人好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