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1日 星期日
回顧
2023年12月30日 星期六
光影帝國
2023年12月29日 星期五
歸農
幾日間讀了二十回《紅樓夢》,字字珠璣、處處驚喜,字裡行間佈滿密碼,或引經據典、或見微知著,帶我走進人性的萬花筒,徘徊於色空之間,讀到第十七回〈大觀園試才題對額〉時,更像走入了桃花園,奇花異草、花團錦簇,其中一個地方,繞過斜阻的青山,便見到黃泥築就的矮牆,「牆頭皆用稻莖掩護,有幾百株杏花,如噴火蒸霞一般,裡面數楹茅屋,外面卻是桑、榆、槿、柘,各色樹稚新條,隨其曲折,編就兩溜青籬。籬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轆轤之屬。下面分畦列畝,佳蔬菜花,漫然無際。」
看到這樣的情景,賈寶玉的父親賈敬笑說,此情此景勾引了他歸農之意,賈珍聽到立刻附和,說要買些鵝、鴨、雞放養其中。讀到這裡,我也想住在其中,過歸農的生活,但認真想來這樣的田園格局又有一點彆扭,這個地方不似桃花園在山重水覆之處,而是建於大觀園中,就像城市中的動植物公園,看似與自然很親近,但卻是將自然囚禁的地方。對於未嚐過人間疾苦的賈政而言,歸農只是空中樓閣,很文青的浪漫想像。
後來他們一行人走進紙窗木榻的茆堂(草堂)後,賈政續發幽情,甚為鍾愛,但寶玉此時卻掃父親的雅興,說:「此處置一田莊,分明見得人力穿鑿扭捏而成。遠無鄰村,近不負郭,背山山無脈,臨水水無源,高無隱寺之塔,下無通市之橋,峭然孤出,似非大觀。爭似先處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氣,雖種竹引泉,亦不傷於穿鑿。古人云『天然圖畫』四字,正畏非其地而強為地,非其山而強為山,雖百般精而終不相宜...」。
從這段話可見寶玉的率性,快人快語,截破父親不切實際的幻想,什麼天然歸農,都是用錢堆砌出來的假象吧。為何寶玉有如此洞見?因為送秦可卿出殯的時候(第十五回),寶玉見過真正的農舍,「寶玉一見了鍬、鋤、鐝、犂等物,皆以為奇」,然後試著要跟村童紡線,但村童被人叫走。離開農村的時候,「寶玉恨不得下車跟了他去」。因為有了與村童的機緣,寶玉才分得出「天然」與「人為」之別。寶玉不惡「人為」,出身世家,他生活講究,也愛排場,他只是不喜歡將「人為」與「天然」渾為一談。
這個地方,有人提議叫人作「杏花村」,寶玉則認為稱「稻香村」更貼切,後來賈妃正名為「浣葛山莊」。寶玉的說話對也提醒我這些渴望歸農的人,大城市/發達國家的農田,有時候不過是大觀園的浣葛山莊,與「歸農」的距離還很遠。
2023年12月28日 星期四
奧本海默
2023年12月27日 星期三
物理
2023年12月26日 星期二
從前的我們
2023年12月25日 星期一
神奇之地
2023年12月24日 星期日
平安夜
過去十年,我如何度過平安夜?聖誕假期是出遊的時機,回顧過去十年的平安夜,我差不多都在外地,我翻看舊照,努力回想當年是以怎樣的心情度過平安夜,希望從照片中找出蛛絲馬跡,了解那些年我有什麼困擾、又帶著什麼期望。
2013年的平安夜,我究竟是和誰一起出遊?是剛退休的R,還是S?大概是R吧。我為何會選擇台中的彩虹眷村?那些年Google map還不算很流行,我會先到書店買旅遊書籍,做功課找景點,知道彩虹眷村的壁畫是一位從香港遷到台中的老伯伯以一人之力創作的,於是我便提議教視藝的R一起參觀。啊,我記起來了,是他無疑。我還問他這些壁畫是怎樣的藝術風格,R說那是素人畫。那一年台中火車站附近還有一間稱為「老樹老屋」的人文會館,館主很認同文創理念,將住家每一個角落都與文化保育拉上關係,但成效卻有些滑稽。我們那天繞過台中火車站,走到文創園區,剛好有《不老騎士》的回顧展,我跟R說要學台灣的阿公阿嬤一樣,以不老的精神開展退休後的人生。說到這裡,我的記憶又有點錯亂了。因為叫R買《不老騎士》光碟的,應該是S,因為我從沒看過《不老騎士》,而S卻是看完記錄片之後深受感動,於是叫R買來看的。那麼,那一年的平安夜,我是和R和S一起度過的?
2023年12月23日 星期六
刺檗
2023年12月22日 星期五
做冬
2023年12月21日 星期四
羽衣甘藍
香港常見的羽衣甘藍有三種,包括卷綠甘藍(Curly Kale)、恐龍甘藍(Lacinato Kale)和紅甘藍(Red Kale),我三種都有種過,簡單易種的是卷綠甘藍,非常粗生,長收長有。我試過種恐龍甘藍,但白粉蝶太猖狂,把恐龍甘藍都吃光,我能夠收成的不多。至於紅甘藍,可能培苗時間不對,發芽率不高,於是我專心種卷綠甘藍便算了。
雖說是粗生,但羽衣甘藍屬於十字花科,與西蘭花、菜心和白菜屬於同一個家族,即是同樣受白粉蝶所愛。最初種羽衣甘藍,因篤信「無為而為」的自然精神,相信白粉蝶的幼蟲怎樣也會留一些甘藍給我,所以除了培苗移苗落堆肥和澆水,我沒有多做防蟲功夫。一開始的時候,看到羽衣甘藍葉面有蟲洞,見到綠色的白粉蝶幼蟲在蠕動,都會有惻隱之心,留下蟲命,後來葉洞越來越大,羽衣甘藍有氣無力、瀕死的模樣,便狠下心腸,見一條捉一條,給羽衣甘藍復生的機會,不過單拳難敵四手,白粉蝶可不是省油的燈,入冬之後白粉蝶拚命產卵繁殖,幼蟲數量以幾何級數上升,一片菜葉便藏了幾條幼蟲,幼蟲的保護色與菜葉融為一體,捉蟲非常考眼力,有時候一個早上便捉到一百條蟲。
看到手上爬滿了白粉蝶蟲如何是好?一邊跟學生說種田是慈悲的練習,另一邊卻要學生對白粉蝶幼蟲大開殺戒,實在言行不一、自相矛盾。其實這就是種田人的兩難,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與其指令學生如何處理手上的幼蟲,不如將問題呈現,大家一起討論如何處理。最後我們決定將蟲放進田邊的河溪,將蟲變成魚糧吧。經過幾番來回,確定把蟲都捉光了,我們決定用雀網覆蓋甘衣甘藍,避免白粉蝶在羽衣甘藍葉上產卵,防範於未然。
兩星期之後,羽衣甘藍葉長得很旺,雖仍有少量白粉蝶幼蟲,但並沒有影響羽衣甘藍生長,我們也有足夠的收成。種田作為學習過程,要讓學生看到問題、參與討論,然後一起行動、檢視成果、反思背後的理念及價值,這樣的學習才有意義。
2023年12月20日 星期三
留下來的
2023年12月19日 星期二
傢俬
2023年12月18日 星期一
市集
2023年12月16日 星期六
燭火
2023年12月15日 星期五
火燒天
2023年12月14日 星期四
莧的故事
莧,英文是Amaranth,源於希臘文,意思是「不凋的花」,象徵永生與長壽。
在南美,莧籽是阿茲特克人的主食,阿茲特克人將莧籽混合蜜糖,搓揉成戰神南方蜂鳥(Huitzilopochtli)的形狀,然後切開逐一分食,寓意族人都成為戰神的一部份。
其中一種稱為尾穗莧的花如血紅的流蘇,所以亦有一個淒美的名字:流血的謊言(Love-lies-bleeding)。不過看在中國人眼中,垂下來的熾紅繁花更像雄糾糾公雞上的冠冕,因此俗稱為「雞冠花」。同一種花,在歐洲人眼中是浪漫的殉情故事,中國人看來卻是家禽的分身,中西果然大不同。
以前在香港,入春後便開始撒播莧菜種子,主要為紅莧及青莧。紅莧鐵質豐富,但纖維較多,以煲湯為主;青莧口感嫰滑,爆炒或焯燙皆宜。紅莧和青莧以外,馬屎莧更是全年不缺。馬屎莧天生天養,從不假人手播種,一年四季皆能漫生田野,盛夏時一般蔬菜受不住熾然的暑氣,唯獨馬屎莧頂著大太陽茁壯成長,若農夫手下留情的話,馬屎莧可以長高及腰,花色雖不及雞冠花般美艷,但萬綠叢中點點紅褐,也為農田平添幾分姿色。
在荒徑路旁有時甚至長出粗壯的簕莧,單株挺立,多分枝,生得非常倔強,以前的農人會採掘簕莧的根,稱為「簕莧頭」煲湯,據說可以清腸胃、去濕毒,甚至可以治療濕疹。我常在聯和墟街市的馬路旁看到婆婆賣簕莧頭,但隨著農地的消失,這些華南傳統的野菜買少見少。
原來英國田野還有不少野菜可供採集,莧便是其中之一,英國常見的莧主要為Josephs' coat、 pigweed和Prince's feather三個品種。Joesph's coat的命名原因,是莧葉呈紅綠黃三色,有如被兄弟賣到埃及的約瑟所穿的彩衣,亦有中文譯為雁來紅。Pigweed是莧菜的另一個英文名稱,意思為豬草,大概是豬的飼料,有如「豬乸菜」。Prince's feather或Prince of Wales中文名為千谷穗,但與威爾斯王子和他的羽毛有何關係?我還未知答案。
2023年12月13日 星期三
刺藤
2023年12月12日 星期二
陰翳
在晝短夜長細雨綿綿的冬至前夕,很適合細讀谷崎潤一郎的《陰翳禮贊》,很多人來到英國,都說很不適應這裡的冬天,但境隨心轉,與其懷緬冬陽熾熱的日子,不如學習在陰翳中作樂,在夜幕中看繁星閃爍,如果幸運的話,遠眺北海,甚至可能看到幽邃夜空劃過極光,如青綠色的衣鍛縐摺晃動。或者走進教堂參加燭光聖頌,燭火或明或暗,便幽暗的教堂空間顯得更深邃壯嚴,穹頂的漆黑是無盡夜空,管風琴音是天籟之聲,那種漆黑不會讓人感到虛無的恐怖,反令人產生敬畏之情,所以聖誕節期的高潮就是平安夜,黑夜裡的期盼是浪漫的、神聖的,日照太光反令盼望失去光芒,如此浸沉在西方對冬夜的崇拜,或能免受冬日抑鬱之苦,而徜徉於長夜之中。
容許我再引用谷崎潤一郎先生的文字,他談到漆器時說:「那豪華絢爛的畫面大半潛隱於黯淡之中,催發著一種無可名狀的閑情餘緒。而且,那閃光的肌理,於暗黑中看上去,映著搖曳的燈火,使得靜寂的房間裡,彷彿有陣陣清風拂面而來,不知不覺將人引入冥想之中。」他談的雖然是蘊含在漆器中的美學,但我讀來卻像是燭火與教堂的靈性體驗,或者東西方對陰翳也有相類似的美學經驗。
話說回來,早上做完義工回家吃過午飯後又鑽到圖書館,讀到谷崎潤一郎談「懶惰」,我深有共鳴。有幾件事一直在我心裡很想完成,村史、鄉土教育經驗、歌謠及農村研究等等,幾個月前還是很有衝勁按部就班,每天讀書寫筆記編寫稿件,但這幾個星期過於慵懶,總提不起勁完成既定任務。所以讀到「懶惰太郎」時,就好像看到自己一樣:
「名字雖然叫懶漢太郎,但對造房子很內行,雖札於四面建圍牆,三方立門,東西南北掘池,築島植松衫......以五色彩錦敷天棚,桁子、屋梁、椽子的安裝組合,都使用白銀黃金的鉚釘,張掛瓔珞簾子。就連馬廄、侍從室也要加意裝飾一番,好好享受豪華日月。然而理想雖美麗,但現實條件不足,只好樹立四根竹竿,再苫上草席,住在裡頭......此種住居雖缺這少那,但手足皸裂,跳蚤、虱子,還有肘垢之類,一樣也不缺少。」
難道是已過不惑、快到知天命的階段?難道滿足於兩袖清風,不也是一種境界嗎?儒與道,為與無為,或無為而為,知所進退,都是人生智慧。
2023年12月11日 星期一
山城
2023年12月10日 星期日
人權宣言
2023年12月9日 星期六
藍花
2023年12月8日 星期五
上廁所
還有兩星期便到冬至,日照時間越來越短,陽光照入寢室時已過了八時,天冷加上沒有必須完成的工作,一直躲在被窩,享受賴床的快感,拿著手機追看故鄉的新聞,事情一天比一天荒謬,雖有不忍,但慶幸相隔一段距離,所以拿得起也放得下,放下手機望著窗外海鷗紛飛的天空,是另一個世界。
鼓起勇氣離開被窩穿上晨裕和夾棉上衣,穿過門廊經過廚房再走到廁所,穿過重重冰冷關卡,一關比一關寒冷,有如走入雪櫃迷宮,從保鮮格到冷藏格最後到冷凍櫃。由於老房子建於維多利亞時代,當時衛生設備不足,廁所不在房子之內,而是從房子延伸到後園,優點是容易打理,穢物全在堂屋之外,洗澡時的水氣亦不會令房子受潮,換來的缺點是很冷,特別在冬天如廁恍若置身雪櫃,晚上上廁所更是意志力的考驗,看著一泡熱水從身體內排到馬桶,蒸氣沿著水柱上升,感覺疑幻疑真。
帶著這些經驗讀谷崎潤一郎的《陰翳禮讚》,便會產生狐疑,上廁所真的如此有詩意嗎?
「日本廁所更能使人精神安然。這種地方必定遠離堂屋,建築在綠葉飄香、苔蘚流芳的林蔭深處......一心望著外面庭園的景色,那心情真是無可言表呢。......我喜歡在這樣的廁所裡傾聽瀟瀟而降的雨聲。」
可能我是現代人,我還是喜歡窗明几淨的廁所,光亮而一塵不染,溫暖卻又通風,即使洗完熱水涼後牆壁鏡子仍然乾爽不帶濕氣,廁所應該是最個人、最私密的角落,如果有什麼是我非常留戀的話,香港的廁所必然是其中之一。如果廁所望得見田園山色、聽到鳥啼蟲鳴,我反而會渾身不自在。
不過,谷崎潤一郎也承認:「如果硬要說缺點,因遠離堂屋,夜間入廁很不方便,尤其冬天裡有引起感冒之虞。」
以前從來沒認真想過廁所的重要,我們雖然每天都要上幾回廁所,但太過理所當然的事物總會消失在視線之中,就好像呼吸一樣太過慣常所以忘記了每分鐘呼吸十二至二十次的事實。現在回想起來,還沒有手機的年代,我很多時會帶一本書上廁所,家人如非「急」事也不會打擾,大家對如廁中的人都多幾分忍讓,所以蹲伏如廁反而成為最受尊重的私人空間,斗室成為我和作者對話的場所。
後來長大了知道長時間蹲伏如廁對消化系統有不良影響,所以漸漸戒掉了在廁所看書的習慣,廁所便只剩下功能性的大號小號和洗澡的功能,現在上廁所更會極速完成任務,盡快返回溫暖的堂屋。